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2|回复: 25

[有话好说] 是否应建立“国家工程科学基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3 14: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支撑这个经济体的国家工业和农业体系都亟待实现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创新”这个词在很多语境下都是指的产品设计、分析等方面的创新。要快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中国的环境下还是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最能体现引领作用的无疑就是设立一个相关的研究基金,比如设立一个类似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家工程科学基金”。从根本上讲,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实际上是千差万别,但是在我国学者所处的现实环境中,自然科学的研究有相关指标体系的引导,比如大多数单位都将是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作评定职称的一个硬指标,事实上对很多学者的工作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在这个导向作用下,很多工科院校都存在轻视工程研究的倾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总说的“创新创新再创新”在高校就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所以不如设立这样一个地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当的基金项目,客观上必然能起到推动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发表于 2014-6-13 15: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周华 的帖子

强力支持!工程中的物理、数学、化学问题一点都不比基础科学简单……需要大力扶持工程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拜登嘲笑中国根本没有创新能力,接着习总就提出“创新创新再创新”,但是创新需要一个群体和环境,现在国内工科院校根本找不到象MIT和斯坦福这样的学校,怎么会有什么创新能力呢?所以要想创新,就要先把创新当个正经事,然后才能渐成气候。
发表于 2014-6-13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整体慢慢改变了,当年轻学者不用为了生活整天拍马屁、跑腿的时候,基本山就开始上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onesupeng 的帖子

轻视工科是中国教育的业障。
发表于 2014-6-13 1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工程院没什么作用,再设个工程基金也白搭。
指导思想落后是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shirazbj 的帖子

还是会有些作用。因为现在高校都很重视自己在排行榜上的位置,而排行榜则把自然科学基金、SCI等指标当作主要计算指标。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都在追求自然科学基金和SCI等,最后的结果是工科院校理科话,距离工科的本意越来越远,最后缺乏工程上的原创成果就是必然的。建立一个“国家工程科学基金”,并把这个指标与自然科学基金相并列,最终就会使一部分科研资源向工程研究方向流动,自然会使现在这种极度缺乏创新能力的状况有所改变。
发表于 2014-6-13 2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的状态下,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问题,可能还是要破除垄断,发展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我不否认垄断是普遍现象,美欧日也有很多垄断,但自由竞争也是普遍现象,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解决不了贫富不均问题,我认为更多的市场经济更少的垄断只会把贫富不均解决的更好。因为市场竞争一定会提供普惠服务,提供更多竞争和更高效率,带来更多创新和更美好生活。bat的产品如淘宝余额宝QQ微信等互联网产品影响是巨大的,而它们的竞争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提高效率还可以节能减排减少雾霾,今天长沙雾霾很重,这几年好像就是这个季节总有几天雾霾,不知道在烧什么。如果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很发达,这些生物质可能早就被机械气化或变成能量了不至于成雾霾。冬天也有雾霾。
高校的竞争其实也是相似的。如果破除对高校的垄断,那些高校必然拼命竞争只会产生大量创新成果。当然破除对高校的垄断是一个长期过程,主要是这个工作没做过,因而有比较大的风险,所以要慎重慢慢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2: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uesoft 的帖子

我在看第一财经的《黄金时代》,里面的说法与你说的类似。不过在目前体制下,设立一个这样的基金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
发表于 2014-6-13 22: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无所谓。工程院里忽悠的比较多。

目前搞工科的没有数理基础,搞理科的对应用基本不感兴趣,其结果当然是在象牙塔里不知道方向。如果再在经费上割裂工科和理科,情况只能是越来越糟。

很有我国特色的力学学科,就是把有关强烈工程背景的领域从应用中割裂出来,其不好的一面越来越明显。

[ 本帖最后由 通流 于 2014-6-13 22: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8: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通流 的帖子

科技领域本来就有分工,只是现在在SCI导向的作用下,本来应该做工程研究的人都去搞SCI了,结果工程研究,特别是基础性很强的研究基本被荒废。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创新我觉得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成功率很低的一件事。设立这样一个基金,各级领导们的兴趣马上就起来了,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也就可以期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8: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特色的力学学科主要就是把力学当作应用数学来做。我看过MIT做的创新项目,比如可以卷曲的电视等,这些都是纯粹的产品创新,基础理论有也很关键,但其视角并不是把这个电视机当作某个数学理论的应用。中国的力学研究受Caltech那一派的影响很明显,你们MIT的是不是也该发挥点影响了。
发表于 2014-6-14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CalTech在冯卡门时代,搞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后来李普曼当了头,情况就变了。李普曼是在瑞士受的教育,不是普朗特的传统,还是差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9: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搞工程创新还是要靠普朗特那样的传统,一个值得参考的事实就是,现在飞机设计中的设计概念几乎都是普朗特的团队提出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必有客观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从历史上看并不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工程技术的人才也不少,现在在这方面乏善可陈,主要还是导向出了问题。导向出问题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觉得理论高于工程实践,而没有把这两者看作一个综合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条线索或两个因素。这样的价值观又与某种传统的思维定式有关,我总感觉现在“独尊理论”与历史上“独尊儒术”类似。事实上也是,将理论与工程割裂开,理论研究也就失去其土壤,结果是我们的理论搞得也不怎么样,反而是国外那些理论、工程了无挂碍的人做的风生水起。历史上独尊儒术后,墨家、法家凋落,中国本来很好的初始值,却因为这样的控制方程没有变得更强。这都是教训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