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广州全力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5 2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2:43am 第 1 次编辑]

难道我们不能得到高效率的涡管吗?
比如在台风一样的平面涡流中心部分竖立起一个像龙卷风的中心涡管。
想一想,那将会怎么样。
用你的脑。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5 2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8/05/02 02:28pm 第 2 次编辑]

“附壁射流”(科安达效应)?!
但显然飞碟的涡流不是这种效应,
现在可以称为“外星人卷发效应”?!
呵呵,不开玩笑。
 楼主| 发表于 2004-12-9 04: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2:52am 第 1 次编辑]

有意思,别的论坛上有气动权威说我害国害民,而空气动力学甚至流体力学都很完美了,说我是恶搞。唉,这个世界。。。
是这样吗,原来的空气动力学是重数学轻物理的。
而国内太多人认为现有的空气动力学已经很完美了?

华裔博士李湘渝创空气动力学新理论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9月21日 10:01:01  来源:华声报
华声报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日前推荐华裔博士李湘渝,在世界最权威的航天学术组织“美国航空太空学会”(AIAA)会议上发表他的空气动力学新
理论。这项理论颠覆传统,突破空气动力学90年来由世界著名德国科学家普兰托(Dr. Prandtl)建立的理论基础,震惊来自世界的科学家及航天专家,并将对航空动力学说提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李湘渝博士在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Providence)美国航空太空学会会议上提出论文“机翼涡流冲量理论”。近千位来自世界的航天科学家及专业人士参加这项会议。他的理论深获专家好评。
波音公司华裔资深工程师李湘渝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机械系,留学于德拉瓦大学获机械及航空工程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爱阿华大学,后回台湾服务于中山科学研究院。
李湘渝于25年前加入波音公司。多年来,他一直未放弃空气动力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空气动力学90年来都以世界著名德国科学家普兰托建立的学院派理论为基础,但这套理论只建立在一套优雅的数学公式上,而没有实际的物理基础,据此理论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测验相差达50\%。但由于一直未出现完善的学说,所以沿用至今。而普通飞机设计都是根据风洞测验的结果或计算机计算的数据,缺乏正确理论的支持。
李湘渝博士发表的理论提出了一套新的“涡流产生”原理,据此而获得涡流在机翼上分布状况的数学公式,由此所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完全吻合。
李湘渝博士这项研究的成功,将对于未来飞机设计及教学提供更完整的实际理论基础,对航空动力学说提供了新的研发方向。

(责任编辑:汪东)
发表于 2004-12-20 13: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下面引用由广州全力2004/06/27 09:33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不要这么快对我反感嘛,其实半年前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是坚决反对什么UFO的,但经过半年的艰苦,在做到这个专利的尾声时,突然来点兴趣尝试了一下,
想用涡流的自然的圆盘形的构形直接做成飞行器的上部表 ...
请问一下,对蝶型飞行器你有没有考虑其动稳定性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2:57am 第 3 次编辑]

可否说清楚一点,比如说速度范围或机动什么的?
气动表面在平飞时应该没有问题吧,其等离子体涡流中的主要部分是“立体涡流”,即UFO上常见怪不怪的“光环”,不过立体涡流上方叠加有平面涡流,平面涡流是不稳定的,是专用来与周围空气有强相互作用的,好将“涡量”或旋转量或能量传递出去,而立体涡流是有感生电流的,被强磁场“固化”,所以在高速时,只有平面涡流受到扰动,而涡流的主要部分不会被吹散。
在高超音速时,机体转速或角动量加大,机体下表面的“硬激波”也较稳定,上表面的涡流被“软激波面"保护,前方的多个斜激波锥甚至可将来流减为亚音速了,飞行静稳定性应该问题不大。而动稳定性目前考虑得较少,但可以用“主动阻尼装置”调节,更可以在纵向上作长周期振荡飞行,即“打水漂”飞行,特别是在高超音速时。
机动性也可以通过减小机体转速或角动量和四周无数的小喷口来调节。不过UFO用得着倾斜机体吗?转弯时也不用,以后我再谈论这个话题吧。
UFO甚至可以长期倒着飞,因为可以用相同原理在下表面形成两种涡流,把下表面变成上表面了。众多离子加速器是盘绕在机壳下的,很方便,同时可形成“漩涡形表面磁场”。
航向稳定性不用讨论了吧。主要保证横向纵向稳定和涡流的气动稳定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8: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4:41am 第 1 次编辑]

第二种涡流模型:“立体涡流”和“平面涡流”(第36篇)

图1-1为“立体涡流”(螺绕环状涡流)
图1-2为“平面涡流”
如图3-1、图3-2所示,一种涡流凝聚器,用于喷气直升机,包括:底板A1、环形凹槽A22、压气侧轨A32、气流扭压段A42、气流旋转膛线A5、渐开线形凹槽A23、喷气扁管B5、中心涡管发生器B6、立体涡流A9、平面涡流A10;
压缩气喷入环形凹槽,气流沿凹槽运动,在其圆弧形内表面刻有的斜向外的旋转膛线作用下,同时流体在离心力作用下, 流体由下底部开始沿弧形内表面产生由下底向外侧的旋转上升,并在顶部气流扭压段时进一步受挤压并弯扭,而产生更强的旋转,最后由上方再回旋到凹槽内侧,使得气流在垂直面上旋转,同时气流在凹槽中也继续向前运动,此循环过程形成了 “螺绕环状涡流”,即“立体涡流”,另外有部分气流在立体涡流上部向圆心方向溢出,所有上部溢出气流因为都有一个偏心角度而相互剪切挤压,将形成一个上部“平面涡流”,形成平面涡流和立体涡流共存的局面;
在涡流凝聚器的圆面中心区域有中心涡管发生器,可引入喷气流形成一个中心涡管,是在最初的平面涡流形成之前,先一步在圆心处形成一个高速旋转且中空的漏斗形的空气“涡管”,造成中部低压区,顺利诱导各方向向圆内涌入的气流相互剪切旋转形成平面涡流,防止出现“启动困难”。
注:其中中心涡管的作用至关重要。

发表于 2004-12-31 1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空气动力学当然不完美,除非流体力学完美了,空气动力学才能完美。
有时间我一定细看一下,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知道 “广州全力”朋友是做什么的,对UFO如此着迷,是否有什么实践作品或深入的理论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呵呵,我只是空气动力的初学者和机器人爱好者,对UFO也只研究了刚好一年。
下一步把我对UFO的基本流场用图示分析一下,算是拉大家一同上路。
我个人的力量太微薄,难以登上这个全宇宙的众神之车--外星人的UFO。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0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3:03am 第 3 次编辑]

UFO垂直升降及中低空悬停时简易流场(第37篇)
如图:
中心涡管J24、旋性下洗流J25、涡流边缘吸入流J26;
旋性下洗流J25是周围空气流场受涡流诱导产生升力的必然现象和结果;在垂直升降及中低空悬停时,由空气和等离子体相混和,经磁场调节收缩后形成明显高大的中心涡管J24,使受诱导的旋性下洗流J25的质量更大,而速度更小,在平飞时可降低甚至取消中心涡管;涡流边缘吸入流J26是涡流的外边缘从周围甚至机体下部的少量吸入流;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23: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UFO的涡流升力特点和原理分析(第38篇)

在此是两种涡流共存的局面,即“立体涡流”之上及之内叠加有“平面涡流”;
平面涡流中心形成一个向上涌起的“涡管”,其内空为低压无风区,此涡管向上伸展以离心力自由旋开成为漏斗形状,在漏斗形涡管与下部涡流之间形成了“压力梯度层”或“剪切流层”,此处是剪切流层把“涡量”或旋转量不断传递给上部和四周大气,即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即四周大气被“诱导”和吸引向涡管和平面涡流靠拢,得到涡管和平面涡流所传递的涡量,也产生旋转,成为低速大质量的旋转流体,进而诱导出剪切流层或压力梯度层;
立体涡流占据圆形升力面的外缘大部分面积,速度匀衡,平面涡流在圆面的边缘速度相对较低,在近圆心处得到再加速;平面涡流位于立体涡流的上方和圆环之内,也成为立体涡流的上方剪切流层和过渡层,平面涡流与上部剪切流层有强相互作用;
上部和周围空气得到涡量向外扩散,越接近中心涡管的下部或底部涡流,则周围空气得到的涡量越大,则周围空气是从上方被吸引,获得涡量后,在升力面边缘向外且向下旋转而出,有一下洗速度,由上向下围绕圆形升力面形成一个“旋性下洗流”,当升力面的面积越大、底部涡流或表面流体的速度越高、中心涡管的高度越高、漩流旋出时其下洗速度越小、受诱导的上部空气质量越大,则升力效率和诱导功率损耗就越好,即是以涡流所拥有的一定的“动能”为基础,通过“涡量”,尽可能转化为更大质量的周围空气的“动量”;
由于旋性下洗流的形成有一个很长的获得涡量的过程,使得涡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时间充分,效率高,使涡量分配均匀;另外,流体的旋性使得其在有限的升力区上方走过的路程更远,“做功”的时间更长,即诱导或影响的周围空气更大量更充分更均匀;
旋性下洗流是周围空气流场受涡流诱导产生升力的现象和必然结果,但在前飞时,过高的涡管和过厚的剪切流层在飞行中会被前方来流吹袭向后拉伸成脱体涡,造成较大的诱导阻力和损耗,则应尽量降低中心涡管的高度,而在垂直升降及中低空悬停时,可增加中心涡管的高度,把更多的涡量或旋转量集中于涡管,使受诱导的周围空气的质量更大,则旋性下洗流的速度更小,即提高了效率;
涡流的边缘因为吸力较强,会从周围甚至机体下部吸入少量的“涡流边缘吸入流”;对于空气涡流,其中心涡管扩散的涡量占重要地位;而对于强磁场中的等离子体涡流,因为周围空气和涡流的外层反复电离和反复中和而受磁场影响,两者可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再加上机体表面使涡流面呈向中心凸起的锥面,所以其平面涡流扩散的涡量占了主要部分,前飞时可省掉等离子体中心涡管,悬停或升降时由空气和等离子体相混和,经磁场调节收缩后形成高大的中心涡管。
一个涡流特有的升力现象是,中心的涡管因为高速旋转的空气柱的离心力和黏性而形成“中心低压无风区”;
所以,除了中心涡管的低气压的升力外,升力表面流体的速度、剪切流层或压力梯度层的厚度、被诱导的周围空气的质量及下洗速度等,是空气动力诱导升力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于现有固定机翼来说,是由来流和机翼之间的“冲量”所决定,对于涡流来说则是由“涡量”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22: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3:06am 第 1 次编辑]

不明飞行物飞临嘉峪关 通体发强烈白光(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02:46 新京报
中学生所拍不明飞行物发出白光。
  报讯近期,嘉峪关上空不断发现不明飞行物,该物体悬浮在
天空,无任何响声,形状呈扁圆形,通体发出强烈白光,一位中
学生在12月12日晚还拍到不明飞行物。
  当地中学生小军和小明所提供录像显示,该物体呈椭圆形扁
平状,犹如一只圆盘,它浑身发出明亮的光,看不清其他构造。
小明是最先发现这个不明飞行物的,他先是吃惊,后来突然想起
自己口袋中装有一架网易拍,他连忙拿出网易拍对着不明飞行物
进行拍摄。但很快,这个不明飞行物就上升高度,迅速飞走了。
  记者从他们提供的录像画面上,能清晰看到不明飞行物的录
像片断长约6秒,画面拍摄时间虽是夜晚,地面建筑物只能看清
一个轮廓,但发光的不明飞行物却比较清楚。
  《西部商报》供稿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02: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UFO----全宇宙的“众神之车”(第39篇)

不管是印度洋海啸,或是南京大屠杀,也不论是唐山大地震,还是广岛原子弹,都似乎只有人类的惨景和哀号,见不到一丝半点UFO的倩影。
或许是外星人恪守宇宙大家庭的不干涉公共规则,让地球文明自生自灭;或许地球人只是一种有趣的考察对象和试验品;或许外星人早就成为地球人的“监护神”,在耐心等待地球人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之后那光辉的“成神时刻”......
在地球人仍然只是凡人的今天,我们只能直面死亡的威胁,努力对抗自然的力量和人性的凶残。
常常会在不经意时,逝去的亲人朋友的音容形貌悄然浮现在眼前,似乎他们从未离去,让人下意识想去哪个熟悉的地方看看,也许马上会找到他们;也好象这个世界只是一个不真实的梦境,我们或许一觉醒来又会和他们团聚;或者会期望人死后仍可在另一个世界活着,这样大家总有一天又能在一起;有时候不得不安慰自己,这可能只是每个人的宗教轮迴,死亡只是另一个转世重生......然而也许一切都不再可能,今天的我们终会走上永远孤独黑暗的无限旅途,生命只是瞬间美丽的闪光,我们只有在痛苦中找寻希望,挣扎着同命运抗争。
虽然人性永远不会改变,正义和罪恶也伴随着斗争不停,而无法避免少数的人为死亡,但坚信经过我们无数代的努力,必然可以战胜和利用自然力量,总有一天让人类永生。
这也是发明地球人的“飞碟”,破解外星人的“UFO之谜”的意义----只有当创造出这全宇宙的“众神之车”的一刻,以事实更胜雄辨地指出外星势力的真实存在,呼请外星人的现身,地球人才会取得荣登宇宙人平等交流的大殿堂的资格,才算掌握了自已的命运,升而为神。
 楼主| 发表于 2005-2-4 17: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这个贴子最后由广州全力在 2006/03/10 03:09am 第 1 次编辑]

飞行汽车试玩版--子弹头、响蛇尾、上涡流、下风扇的中庸选择。(第40篇)

如果我们只要求直升直降的功能,而放宽对长时间空中悬停的效率的考虑,并在前飞时用机体、机翼、尾翼产生的升力获得一半左右的升力,那么飞行汽车的气动外形和内部结构就好设计一些,因此可以用前述喷气直升机的涡流模型加以小小的修改,就可得到用转轴输出功率的涡流模型来,当然我们先设定喷气直升机的涡流模型有足够的升力效率和升力系数,另外也要保证转轴旋转产生的气流可以生成足够的“涡量”。虽然得出的是一种子弹头、响蛇尾、上涡流、下风扇的中庸选择,不那么“纯种”的“四不象”,但这是一种完美的东西。
如图:一种飞行汽车
包括:涡流凝聚器H1、离心式压气机H2、共轴对转双叶双螺旋桨H3、可伸缩车轮H4、电子与电器系统总成H5、前部主燃料箱H6、前部机械系统H7、后部机械系统H8、后部主燃料箱H9、双垂尾H10、平尾H11、伸缩尾框架H12、活动挡风玻璃H13、沙丘形整流罩H14、中部行李箱H15、水平传动轴H16、垂直传动轴H17、辅助机翼H18、方向舵H20、锥齿轮组交会器H23、活动挡风玻璃滑轨H24、机翼端部喷气口H26、伸缩尾端部喷气口H27、机翼收藏室H28、伸缩尾可叠蒙布H29、转缸式星形活塞发动机(或旋转定子式电动机)H301、转缸式星形活塞发动机(或旋转定子式电动机)H302、散热风扇H31、前部发动机总成H32、后部整流罩H33、备用燃料箱H34、顶部并列冲压喷气口H35、伸缩尾收藏室H36、逆开式兼上掀式两用车门H37;前部喷气口H38;
不难看出我们使用了三台发动机,前头是液冷,中部上下是气冷,前发动机可单独满足在地面行驶需要,三台同开保证直升的升力功率、前飞时的高速度、安全性等等,直升时由涡流和风扇提供升力,前飞时另有机体、机翼、尾翼产生一半左右的升力,不管是直升直降或前飞时,飞行汽车的纵向、横向和航向稳定性都可按需要调控得到完全满意,而且这种由涡流产生的“正锥形的旋性下洗流”的飞行流场天生是垂直切变风的“克星”,也不惧任何气流扰动,所以当然是低空飞行的能手,这咱以后再聊啦,但从此可看出这种气动力的优点无可比拟,其在各种尺寸、速度、用途的飞行器上的广泛适用性,其所导出的优异飞行特性和引发机体结构的巨大改变.......
所以这是让我动心的理由,当然如果新型气动力不能推广于通用航空领域,则其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经济价值,但反之却可以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以此作为给各位地球UFO迷们及外星人们的一件新年礼物,祝大家快乐!哈哈。

发表于 2005-2-21 17: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你好!全力,真的希望你全力以赴实现中国人自己的飞行汽车的梦想!如果你不行那只能看我的了!不是开玩笑!我在这方面也研究了十七年,现在最新型气动模式才是真正是强大!好象我们俩真会吹牛!但是我希望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给世人看!为人类最出最有意义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FO之谜” 完全破解 !!!-->新型气动力

十七年?!让我肃然起敬。祝贺飞人网友苦心追求终于修成正果!
难得在“正统学术界”踫上一位新型气动力模型的研究者,何不顺便在此指点大家一番,让我们后生晚辈开开眼界,介绍一下您的设计,如何?
我的玩心太重,爱好太多,注意力易受影响,加上现在UFO之谜基本上破了,也不知我的兴趣还能持续多久,所以不要把为国为民的重担让我挑啊。
再说,破解了UFO之谜,证实了外星势力在地球上的远古就存在,这件事可真不知是好事或坏事哟,搞不好我还成了千古罪人!
----如果证实地球人只是外星人用猿猴改造成的实验品,那地球人的尊严还何在???
所以对人类的贡献,还是大家去作吧,我只求无过啦。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