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4|回复: 0

[会议] 第三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会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0 1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第三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会议通知(最终版)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 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军科院国防创新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力学及环境工程专业组、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三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计划于2024 年11 月15-17 日在杭州举行。
       本次会议将围绕卫星智能处理与应用、空天信息网络、复杂航天系统优化、稀薄空气动力学、航天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分布式空间探测等多个方向,举行大会报告和6 个分会场报告等系列活动并同步征文,围绕数学与航天交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交流,旨在促进数学与航天的交叉融合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欢迎从事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研究生以及工业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本次会议,展示最新成果,研讨热点问题,展望发展前景。

— 大会组织机构—

  • 大会主办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 大会承办
       CSIAM 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CSIAM-MSI)
       浙江大学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
       军科院国防创新研究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力学及环境工程专业组
       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大会共同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包为民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江松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李劲东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杨孟飞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SIAM-MSI 主任)
       唐志共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吴建军教授(国防科技大学)
       黄云清教授(湘潭大学,CSIAM 副理事长)
  • 程序委员会主席
       陈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SIAM-MSI 副主任)
  • 程序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海全(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王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磊(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王振峰(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方卫中(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艾邦成(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向雪霜(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CSIAM-MSI 副秘书长) 全冬晖(之江实验室)
       刘乃金(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CSIAM-MSI 秘书长) 刘铁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SIAM-MSI 副主任)
       孙昌浩(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杨云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吴雷(南方科技大学) 吴发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伟芳(浙江大学,CSIAM-MSI 副主任)
       易仕和(国防科技大学) 岳晓乐(西北工业大学)
       周庆瑞(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赵强(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赵毅寰(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段毅(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姚雯(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袁帅(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薛文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殷恺琳(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霍卓玺(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组织委员会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乃金(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CSIAM-MSI 秘书长) 陈伟芳(浙江大学,CSIAM-MSI 副主任)
  • 组织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静(浙江大学) 江中正(浙江大学)
       孙昌浩(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纪楠(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赵文文(浙江大学) 杨华(浙江大学)
       吴昌聚(浙江大学) 陈丽华(浙江大学)
— 会议日程—

       时间:2024 年11 月15-17 日
       地点:望湖宾馆(杭州市环城西路2 号)
       日期内容
       11 月15 日下午       会议注册
       11 月16 日上午       大会报告、特邀报告
       11 月16 日下午       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企业展示
       11 月17 日上午       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企业展示


       注: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情况将逐步更新
— 大会报告信息—

       特邀报告1:高超声速稀薄气体动力学矩方程研究进展
       报告人:陈伟芳,浙江大学
       特邀报告2:地月空间交会对接协同操作智能自主控制
       报告人:解永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特邀报告3:高超声速气动光学技术新进展
       报告人:易仕和,国防科技大学
       特邀报告4:Boltzmann 流动稳定性分析理论
       报告人:毕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特邀报告5:微泵的AI 智能优化设计和验证
       报告人:高琪,浙江大学
— 分会场信息—

分会场1:星群智能处理与管控

       围绕星群自主运行中的智能信息处理与任务管控等相关环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展开,着重探讨在轨智能处理、目标检测识别、信息关联融合、协同任务规
划等内容,同时就大规模星群具体应用进行深入交流。
分会场主席:向雪霜(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周庆瑞(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分会场秘书:孙昌浩(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汪少林,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异构星群协调计算与星地运维管控架构
2、王智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灵眸”遥感解译基础模型创新技术及进展应用
3、肖超,国防科技大学,光学遥感图像弱小目标检测技术进展与展望
4、李超,之江实验室,良渚星座:太空计算系统
5、詹志辉,南开大学,大规模昂贵优化
6、陈盈果,国防科技大学,星群智能任务规划
7、徐瑞,北京理工大学,多星自主协同任务规划
8、吴限德,哈尔滨工程大学,海空天异构无人集群协同任务规划问题
9、孙昌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基于博弈学习的分布式协同决策理论与应用

分会场2:空天信息网络

       围绕空天信息网络的构建与应用,探讨如何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网络的协同工作,实现空天信息的高速传输与处理,研讨方向涵盖卫星通信、信息安全保障、光电信息处理以及5G、6G 技术在空天领域的应用。
分会场主席:刘乃金(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袁帅(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王
磊(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分会场秘书:刘阳(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周生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2、陈建平,上海交通大学,面向空间时频传递与测距的光电子集成器件
3、黄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告题目待定
4、丁冬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告题目待定
5、张临杰,山西大学,报告题目待定

分会场3:复杂航天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

       围绕复杂航空航天系统设计、控制、运行等相关环节出现的关键数学优化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分享领域最新数学理论、数值方法及实际应用进展,旨在推动数学工作者与航空航天研究人员的交流互动。
分会场主席:刘铁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雯(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分会场秘书:王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报告题目待定
2、谢正,国防科技大学,任务规划方案智能生成与量化评估方法探析
3、王胜,航天三院,报告题目待定
4、韩忠华,西北工业大学,报告题目待定
5、肖天白,中科院力学所,报告题目待定
6、张斌,上海交通大学,报告题目待定
7、薛文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一致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在目标跟踪的应用
8、冯亦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报告题目待定

分会场4:稀薄空气动力学

       稀薄气体动力学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如何在上层大气层实现飞行器的机动飞行”以及“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已经连续两年被列为中国科协十大前沿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航天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次会议拟深入交流和探讨稀薄气体动力学与数学在航天科技中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玻尔兹曼方程的多尺度建模和计算方法、气固边界条件、航天器设计与优化、机器学习。
分会场主席:陈伟芳(浙江大学)、吴雷(南方科技大学)
分会场秘书:赵文文(浙江大学)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蔡振宁,新加坡国立大学,稳态玻尔兹曼方程的数值求解
2、刘鎏,香港中文大学,A multi-fidelity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kineticequations with multiple scales
3、苏微,香港科技大学,Accurate-geometry-embed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Boltzmann equation
4、方明,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DSMC 气固相互作用
5、王智慧,中国科学院大学,稀薄非平衡流动中的气固相互作用
6、王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集合卡尔曼的数据融合智能湍流模型及其在分离流中的应用
7、费飞,华中科技大学,具有Navier-Stokes 方程渐近保持的多组分气体DSMC方法
8、胡远,中科院力学所,PIC-MCC-DSMC
9、靳旭红,航天十一院,跨流域高超声速凹腔绕流的Monte Carlo 模拟及影响机理分析
10、赵文文,浙江大学,高超声速稀薄流动模拟的介观、宏观及其数据驱动方法
11、陈杰,天津大学,近连续流高超声速边界层输运规律及流动分析
12、李琪,南方科技大学,高温稀薄气体与电子能级辐射光谱的动理学建模
13、江中正,浙江大学,跨流域非连续介质边界层的流动失稳与湍流输运特性研究
14、刘沙,西北工业大学,离散速度方法的气固边界条件
15、杨晓建,香港科技大学,频率依赖辐射输运方程的统一气体动理学波粒方法
16、曾嘉楠,南方科技大学,跨流域两体分离问题的合成迭代加速算法
17、袁瑞峰,南方科技大学,跨流域伴随优化方法研究
18、田松岩,南方科技大学,稀薄流和湍流相互作用的多尺度模拟
19、李作旭,力学所,Kinetic Theory 中的力项建模
20、张舒阳,华中科技大学,几类守恒型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的对比研究
21、卜家琦,华中科技大学,具有多矩约束守恒半拉格朗日的高阶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I.一维情况
22、赵文盛,中科院力学所,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的电子激发态原子输运性质研究
23、张贺,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稀薄条件下气固相互作用与非定常dsmc 模拟技术研究

分会场5:航天系统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与方法

       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航天系统,存在环境、流动、结构之间的多物理、多尺度相互作用。分论坛围聚焦复杂系统数学模型与算法、多物理场高分辨信息获取与解析、多物理场耦合优化等研究热点,研讨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物理建模、求解、调控与测试验证的工业需求及最新成果,凝聚航天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的共识,形成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共同推进多物理研究深化与进步。
分会场主席:艾邦成(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方卫中(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王振峰(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分会场秘书:范月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罗振兵,国防科技大学,合成双射流技术及其多物理场控制应用进展
2、王兵,清华大学,数值延拓在旋转爆震燃烧模态计算问题中的应用
3、滕宏辉,北京理工大学,深空探测中发动机喷流与月壤的相互作用研究
4、曾磊,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高速飞行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
5、纪锋,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高焓流动气动物理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6、高振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壁面条件对高超声速气动力热的影响研究
7、朱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研究所,大尺度高速飞行器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试验技术与展望
8、王刚,西北工业大学,高保真流固耦合算法与应用
9、李宇,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临近空间飞行器热设计中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及研究需求
10、金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杂流场诊断中的光学测量技术及应用
11、吕俊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高温气动辐射效应建模与仿真研究
12、铁鸣,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临近空间飞行器多场耦合仿真平台关键技术与工程需求
13、邱云龙,浙江大学,高速飞行器相变发汗结构微尺度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14、金耀,杭州晶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面向几何清理与简化的特征识别与处理

分会场6:分布式空间探测

       分布式空间探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红外或电磁手段,通过多个探测单元协同工作,以提高探测精度及覆盖范围的技术,具有天文观测、对地监测和空间态势感知等广泛应用,涉及动力系统建模与控制、通信、计算等数学与航天交叉领域众多前沿理论。发展分布式空间探测技术是促进学科融合、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分会场主席:霍卓玺(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全冬晖(之江实验室)
分会场秘书:殷恺琳(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特邀报告(持续更新,详见会议日程):
1、殷恺琳,航天创新院,空间光机耦合建模及基本特性分析
2、王淑一,502 所,航天器多星多级抗扰控制技术研究
3、周彤,清华大学,非均匀、慢采样下的网络化系统结构辨识
4、许勇,西北工业大学,随机性量化及其工程应用
5、王佳玮,之江实验室,端到端天体化学反应预测方法研究
6、沈焕锋,武汉大学,基于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的遥感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费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统一收取与开具发票。参会代表请在11 月12 日前通过链接https://s.csiam.org.cn 进行会议注册。会议注册费包含会议费、会议资料袋(会议手册、胸牌、资料等)、会议用品等项目,会议期间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注册费用(元)
       会员:2000
       非会员:2500
       学生会员:1200
       学生非会员:1500
注:注册成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个人会员,可享受注册费减免优惠,注册会员请访问https://member.csiam.org.cn/后,点击“入会申请”。如需享受会员价,请提前3-4 个工作日注册会员并完成交费,注册个人会员使用的邮箱与会议注册系统的注册邮箱须保持一致。

— 会场及住宿—

会场名称:望湖宾馆
会场地址:杭州市环城西路2 号
会场简介:杭州望湖宾馆是杭州市最便捷的四星级商务酒店,地处商业中心,距美丽的西湖一步之遥,揽尽西湖胜景。杭州望湖宾馆拥有幽雅、舒适的各类客房。鸿宾厅、望湖楼、四季宫、沙利文、美食街等五个餐厅,其中望湖楼餐厅提供经典的杭州菜肴,西湖全景尽收眼底。宾馆设有奥林匹斯宫、蓝宝石厅等会议厅八个,具备六语种同声翻译设备,可接纳300 人以内的各类会议、展览,拥有丰富的接待经验,商务设施齐全。开业十余年,望湖宾馆秉承"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宗旨,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设施,深受各界人士钟爱。

— 参展说明—

       在本次大会期间,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现场科研成果展示及路演活动,展示及路演内容涵盖参展单位在卫星智能处理与应用、空天信息网络、复杂航天系统优化、稀薄空气动力学、航天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分布式空间探测等多个方向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应用产品等方面。组委会将对所有报名展示及路演内容审核后统一安排场地及时段,为与会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动数学与航天交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 会议征文—

       本次会议围绕卫星智能处理与应用、空天信息网络、复杂航天系统优化、稀薄空气动力学、航天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分布式空间探测6 个主题征文,
征文要求如下:
1、来稿未曾公开发表,且内容符合6 个大会征文主题,具有真实性和原创性,勿涉及保密内容。
2、格式要求:可投稿全文或长摘要。全文格式参见附件(论文模板),篇幅5 页以内为宜;长摘要字数600-800 字为宜。
3、所有论文投稿通过论文管理系统进行,会议将组织专家对稿件进行审核,优秀的论文将在会议期间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并推荐给《中国空间科学技术》、《CSIAM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等期刊。

       投稿网站地址:https://s.csiam.org.cn
4、征文截止时间:2024 年10 月25 日,录用通知时间:2024 年11月1 日。

— 联系人—

程序、组织委员会(报告相关、宣传合作,食宿接待,企业参展):
陈老师电话:13588849788
于老师电话:18957135697
专委会组织建设(会员入会):
纪老师电话:15201017747
会议征文:
孙老师电话:15201127005

详情请见附件:
第三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会议通知(最终版)20241007.pdf (264.41 KB, 下载次数: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