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1|回复: 2

关于中国特色导师制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6 12: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导师制是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一种学生培养模式。导师的职责不仅是在学生学术和学业方面给以指导,而且要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修养、成长成才,是学生全面性的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很多年前就已经实行了导师制,而在学年制的体制下,本科生是以班级为单位管理的,因此,多采用班主任制。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但导师制的推行和实施进程却较为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不完善,改革不彻底,导师数量不足,观念上存有误区等等。所以,必须探索适合现实情况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导师制,从而真正发挥导师全面育人的作用。笔者根据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建设中国特色导师制的思路,进行探讨。
⒈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导师制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在一年级实行班主任制,在高年级实行导师制。新入学的大学生置身于一个班集体中,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实际的生活上都是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而且,在一年级尽管也有选修课,但大部分课程都属于必修课,如高等数学、外语等,即使分级教学,其影响也不会很大,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的时间较多,这就为班级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当然也就适于采用班主任制。
建议由基础课教师担任一年级学生班主任。因为在一年级,基础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做他们的班主任最合适。同时,各院系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专门成立“学科指导委员会”,由各学科最富有权威的高层次教师担任委员会成员,专门负责对一年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⒉“导师组”模式
“导师组”就是由本学科或本专业有资格担任导师的教师(一般为讲师以上职称)组成“导师组”,共同研究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共同研究学生的特点,成为本专业学生的共享资源。这样的导师组不能是松散的组合,而是要定期研究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的指导班子。导师组如果运作成功将起到合力作用,在导师不足的情况下较导师单独指导部分学生效果会好得多。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导师组教师协调方面问题,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默契,出现“人人都管、人人不管”的局面。
⒊普通导师与专业导师相结合的导师制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在二三年级时由专职学生工作者和教师作普通导师,而到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再按照专业配备专业导师。这种导师制的缺点是部分普通导师对专业了解得不够,对学生的指导存在局限性。
⒋导师与副导师相结合的导师制模式
导师与副导师相结合的方式下,导师严格按照素质、学识、职责等要求加以配备,但其指导的学生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多一点;相对导师而言,副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低一点,可以是一般教师,也可以是管理干部,可以是导师指导下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副导师接受导师领导,按照导师的要求和思路,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引导。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导师和副导师在实际工作中的脱节,造成导师形同虚设的局面。
⒌导师与“导生”相结合的导师制模式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过大部分大学生活,对本专业由较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有很深的感触。由他们来协助导师指导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可以尝试的。尤其是综合素质较高已经保送免试研究生的学生,在经验、时间和精力上都有条件做这项工作。通常把这些可协助导师进行部分指导的高年级学生称为“导生”。“导生”在进行指导之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并经常向导师汇报情况,以求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导生”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过于主观按照自己的成才模式来指导学生。
上述的导师制模式,其优点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导师数量不足的缺陷,但也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认清那种模式的优缺点,从制度上规范所采取的导师制中参与者的行为和职责,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发表于 2003-9-16 16: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特色导师制的探讨

我觉得现在对学生加强教育的方法应该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配合导师工作。现在导师招学生往往出发点是找个学生来干活,这样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学生心甘情愿接受教育。另外,现在导师往往没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学生在选课题等方面也十分被动,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根本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3-9-17 1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特色导师制的探讨

与楼上的兄弟深有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