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watermark]本人一年前整理的一个作业,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我国古代博士称谓的起源>>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又是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王朝十分重视对各封国诸侯王及其子弟的教育,往往任命一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之士担任诸王的老师。据《史记》、《汉书》记载,汉初,孔子第十代孙孔襄,曾任汉惠帝博士,后迁任长沙王太傅。专攻《诗经》、《谷梁传》的鲁人申公,“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他去世后,“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其中,兰陵人缪生曾任长沙内史。其后,来任长沙王太傅的申章昌,也出自申门之教,也当上了专掌儒家经学传授的学官博士。汉武帝时国家空前统一和强盛,在文化教育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还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入学资格、年龄和修业年限都没有严格限制。博士各以其专精的一经教授弟子。其教学形式,有大班会讲、高徒代讲等,但主要靠学生自修。学生必须严守“师法”,精通五经中的一经,通过考试,成绩优秀者可授予官职。可见在西汉时期博士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教师,而且当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体系,与现代高等教育模式极为相近。
封建社会越来越发达的法律法规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对官吏进行法律方面的培训,律学博士应运而生。魏明帝时,根据卫凯的建议在廷尉之下增设律博士,专门培养司法官吏。隋文帝在《开皇律》颁布后,在大理寺设置律博士8人,在各州县设律生,专门培养司法官吏。以此为开端,律学博士成为国家的重要官职之一,从而使“律学”不仅成为一门约定俗成的学问、选官考试的科目、一个公认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是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社会地位和谋生手段,并有了具体担当者“律学博士”。在这里,博士仍然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的,直到元朝以后才取消。>>
另外,唐代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内设算学馆,置博士、助教,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博士作为专业教师的职位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
博士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一支扮演着高级教师的角色,与现在的博士学位没有任何关系,我国真正的学位制度始于戊戌变法。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卒业(毕业),奖给附生;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这样,以奖励的形式,对不同程度、水平的知识分子授予相应的称号。可以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学位制。但是,没有博士这个称谓。>>
>>
二,西方社会的博士>>
>>
在西方文化史上,最初的“博士”学位是荣誉性的,比已有的“硕士”(Magister=Master)更高一些。“博士”(Doctor)的拉丁文原意是“教员”(Teacher),是教与学的总和,但“学习”的成分更重要,这一点与我国略有差别。所以哲学博士可以简单地说是“学过最高知识的人”。不管是哪一科,不管是哪一行,因为有哲学的连带关系,这些人就仿佛有了一种共同的使命:(一)是学者,要追求真理,不盲目地接受既有知识,对自己的思想也要怀疑;(二)对自己的本行专业要有既深且广的知识,要站在前锋,比过去所有的同行人更新。第一个硕士学位很可能是十二世纪时在意大利的布朗那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颁发的;哲学博士的称号则可能是十八世纪末期由德国创立的。所以今日美国的“哲学博士”是起源于德国。
“哲学博士”是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最高学位。普通要从学士学位后再读三到六年,或硕士后三到五年而能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再经考试委员会考试通过。考试委员会是由专业教授组成由研究生院院长聘任的。“哲学博士”在制度上很像中国古时的进士,而学士和硕士则相当于秀才和举人,虽然两种制度都经过层层考试,但考试内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联合报 (民80.04.15 25版)给出了“哲学博士”的定义:所谓“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Ph.D)它的全衔应该是某某学科的哲学博士。如物理学哲学博士 (Ph.D in Physics)。甚至真正攻读哲学的,也应称为哲学哲学博士 (Ph.D in Philosophy)。哲学博士只是博士学位的一种,并不是“哲学”的“博士”。哲学博士乃泛指一种训练,偏重于理论化、组织化、独立思考的研究训练。某一学科的哲学博士,应是指在该学科的智识做体系化研究的人。
在西方的大学里,各科各系的博士都是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专门行业则另写在学位之下,比如说哲学博士之下可列“电技工程”或“神经生理”或“比较文学”,有时候分工更细,譬如说哲学博士之下可写“微生物学”,而微生物学之下再写“遗传工程”。但现在有些地方好像已不再用“哲学博士”的称号了。寻职和求职广告上,只称博士。这种作法虽然简单,免去了不少困惑--像我提起过的那种困惑,但也失去了一层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属于文化的。
有的大学除哲学博士之外也颁其它的博士学位,例如法律博士、教育博士或音乐博士,这些专业学位比较注重实用,对研究论文的要求轻一点,往往是为技术或行政人员而设的。而哲学博士最重要的则是论文研究。
在英国有些大学也颁“科学博士”,但这是一种荣誉学位。大部分得“科学博士”的人都已有了哲学博士的学位了。但仅有学士和硕士的人,如果是该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得此荣誉,这种荣誉是基于发表的论文的质量而由评选委员会决定的。
美国的医生(Doctor of Medicine)一般被称为博士,而大学的教授(有博士学位的人)也被称为博士,这样常常造成混乱。
严格地说,医生可以是大学的第一个学位,毕业典礼的时候,他们不属研究生院,是与其它的大学生们一块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必须有了大学的第一学位(学士)后才能录取,所以被称为毕业后学位(Postgraduate degree)。在英国,医学院毕业后,学位是医学学士。
在大学教书的人也有少数是没有博士学位的,这些人在校园里就被称为“教授”,有别于其它有博士学位的人。这种现象常常迷惑来自英国的访客,因为在英国各系只有系主任才是教授,其它的教书人或为讲师或为资深讲师(Lecturer senior lecturer),或为研究师(reader),只有名系和大系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教授。在这种情形下,除系主任外,另外的教授被称为“个人教授”(personal Chair)。欧洲不少国家,就连日本、香港、澳洲,也多数用这种制度。
>>
三,博士应具备的素质>>
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在对博士的要求中写道:一个优秀的知识生产者必须要能同时关照到三个面向:就是能力、态度跟视野。能力指陈的是理论建构、思辨论述、独立研究、反思与后设思考、以及创新并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而态度方面则是强调须具有多元文化的意识、专业与学术伦理;最后,开创性的知识生产者必须具备全观的视野,不止能够放眼全球,心系本土,充分掌握学门与业界发展,更能够突破学术的藩篱,时时反思知识、人、以及社会三者的关系,并期许自己的研究与行动反映对社会真实的关怀。
首先强调了博士的社会使命:知识的生产者!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概念,是博士最重要的素质:献身科学、立志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做出贡献!现在我们很多的博士都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条件,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博士的学习。而很多高校也完全忽略了这个概念,盲目的根据市场需求扩大在某些领域的博士生数量,造成博士质量的大幅下降,更进一步加剧了对博士称谓的亵渎!
博士学位论文是判定博士生能否授予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我国教育部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选择在国际上属于学科前沿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突出论文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作出有创造性的成果。与硕士论文要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博士的创新要求放到了更高的位置上。
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出的精神素质。创新精神是一种主体精神、实践精神和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是:第一、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就是否认人的认识与实践具有最终的、完成的性质,坚信任何已经达到与实现了的成就都有历史性与相对性,都存在着不完全性,都留有可改进、更新、变革的空间。批判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是创新的前提条件。第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唯物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在创新活动中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与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创新精神的基石。第三、开拓精神。开拓精神是一种创造和探索精神,鼓励主体不囿于传统束缚,不满足于现在状态,用积极的、开放的、上进的态度看待世界,对待未来。开拓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应有之义。第四、自主精神。自主精神就是主体自己决定自己道路的状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求主体应得的权利,反对一切事物都要唯书、唯上、唯洋。自主精神深深地渗透在创新精神之中,构成了创新精神的精髓。第五、冒险精神。冒险精神就是追求成功又不怕失败,在失败的可能中谋求成功,勇于创新又承担代价,以必要的代价换取利益,就是挑战风险,与风险较量。冒险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必要成分。第六、务实精神。务实精神把创新看作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始终注重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而不是把创新当作目的本身,标新立异,符合时尚。务实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底蕴,创新是务实精神的最好表现形式。创新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动力,还要和物质的力量、制度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现实世界的创新。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皓明教授认为:理想中的博士生应当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下列素质:第一,对什么都能够产生兴趣。在路上遇到一群蚂蚁,你能够有兴趣去观察其有没有运动规律。第二,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兴趣不能总是变来变去,抓住一个问题要做下去,做升华了以后就会触类旁通。第三,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与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许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很重要。同人家谈项目,能够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抓住对方,用几分钟的时间把问题的核心点提出来,这就是能力。>>
能力以外,还要求什么呢?在西方,哲学博士的“哲学”带来了一种较大的使命,除去授业解惑、创造新知识外,他(她)们应该是真理的卫士,对什么都要问一间,讲究方法,不接受教条,不可能是御用,不可能是工会用,不可能是党派用,这一群哲学博士的教授们才是大学的领导者,才能把大学撑成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机构。这就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
四,博士生导师>>
>>
在首届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关于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博导们结论是相近的。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导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相当多的研究经验;要站在自己学科的前沿,能够洞悉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要掌握较为扎实的分析方法,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能够打破自己原有的研究领域,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框,能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指导学生,而非钻研越深,视线越窄;思路要比较开放,能够接受新的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愿,发挥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从中发现研究方向;能够与学生沟通,达成感情上的交流。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铁虎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常说,作为人师,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但作为博士生导师,要指导高水平、能创新的博士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十桶水。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就无法成为合格的博导。
要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还要擅长发现人才、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更优秀的导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说过:“世界上有的科学家,把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看作是自己毕生科学工作中的最大成就。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国家现在一些杰出的数学家,也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老一辈数学家发现和帮助他们成长起来的。尽管有些新人在科学成就上超过了老师,他们老师的功绩还是不可磨灭的。” 刚刚去世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倡导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超过自己”的目标,在国际上被称为“苏步青效应”。希望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导师能够成为“苏步青效应”的践行者。
博士生阶段由于以专业性研究为主,博士生的人际接触面相对狭小,与之交流最多,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导师,故而导师的作用更加凸显。教书、育人是自古以来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一些博士生导师自身道德素质较差,物欲薰心,以至出现剽窃、抄袭他人著作的现象,其言传身教下的学生岂能不受影响?由此,何谈育人?国内博士教育沿袭前苏联模式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报导师,而且不能更换,故而,有的学生甚至发出了“找导师一定要找一个好人”的感叹。
>>
五,国外博士生教育>>
>>
博士生教育质量代表国家科研质量!发达国家在博士教育方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中,研究生教育阶段包含的内容最多也最复杂。除了高等学校,一些国家的科研机构也实施研究生教育,由有资格的科研人员充任导师。而有些高等学校却只设第一、二阶段教育,不设第三阶段教育。如1984年日本的458所大学中,设有第三阶段教育的有268所,占大学总数的58.2%,其中设有博士课程的有179所,只设硕士课程的有89所。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美国近2000所大学和学院中,约500余所仅设本科教育,而在设有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中,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约600所。但是法国和德国视第三阶段教育为第二阶段教育的自然延伸,因此它们的大学只要有有资格的导师,就有第三阶段教育。这一阶段普遍设有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法国和德国的硕士学位授予本科毕业生,所以法国在第三阶段设有文凭学位和博士学位,而德国一贯只设一个博士学位。前苏联在这一阶段也只设一个副博士学位,而俄罗斯在把本科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后,也把硕士学位授予本科毕业生,又在第三阶段设副博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值得注意的是,苏联过去的博士学位已不属于第三阶段,它是具有副博士学位且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经过长期独立的学术研究,其成果表现为高质量的专著或论文的学者,在按国家规定程序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博士的学位,所以数量很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苏获此学位者仅4.4万名。因此目前很难判断俄罗斯建立在副博士学位基础上、学制为三年的博士学位与苏联的博士学位的异同。法国的以前的国家博士学位(已在1984年的改革中取消)与苏联的博士学位基本相同,它是建立在第三阶段一般博士学位基础上的最高学位,也是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独立进行研究而获得。>>
德国是最早开展近现代博士教育的国家,早在18世纪末期就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非神学),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德国,博士生导师的德文词为“Doktorvater”,意计博士的父亲。历史上大学要求导师向父亲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但是现在这种关系已经发展成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伙伴关系。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一般要具有硕士学位(本科毕业),能否成为真正的博士候选人主要取决于导师,与培养机构基本没有关系。博士生不开设专门课程,几乎全部实行个别教育,即导师指导下自学,但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攻读博士候选人有工作职位,需要和教授签工作合同。经导师同意以后,博士生才能开始撰写博士论文,而后才可提出要求论文答辩和接受博士学位考试的申请。一般情况下答辩前还需要进行一次口试。目前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需要4年。
德国教育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如此,博士教育也同样如此。德国大学工程技术领域里的教授,必须来自企业,来自工业界,不能直接从高校的毕业生或博士生中聘用。这一举措保证了大学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重视能力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德国博士教育的又一特点。德国大学教授比较注重将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工作、进展和结果传授给学生,即使有些理论、有些成果还不成熟。而在中国理论讲得很多,毕业论文的理论性很强,但学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工作。因此,尽管德国的大学甚至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学生在大学里接触的不是静态的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是本专业最前沿、最活跃的动态的东西,极具现实性和应用性。
在英国,博士学位(哲学博士)意即学生在学院监督下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Mphil,但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工作必须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些原创性知识的贡献。完成博士学位最短的时间为两年,最长则为七年,但大部分的学生都花三至四年完成。通常博士学位并不须亲自到课堂上课,只须选修与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及参与其它与研究相关之演讲。博士学位为英国之最高学术学位。英国博士学位之基本的学术内容不包括教学式课程,一旦所要研究之范围决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撰写研究计划及申请表,下一步所需要做的就是,着手找出与您所要研究的范围相关的大学,其是否可提供相关人员来指导该研究。学生通常借着研究计划的缴交来呈现及支持其研究的论点,这也有助于学校机构判断此学生是否有资格成为博士候选人,即表示学生完成其学位后需对其研究领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才是。另外,两种博士资格DBA和DEd,在商业及教育界愈来愈受欢迎,这与美国的博士课程较相同,即在着手研究计划前,先接受大量的教学式课程。
美国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借鉴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英国学士培养模式而发展建立起来的。1861年耶鲁学院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个博士学位,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在美国的产生。1900年,由哈佛大学等14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AUPP)应运而生。该联合会的建立,对美国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标准化、正规化起了关键作用。1933年普林斯顿大学设立高级研究院,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机会,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正式承认博士后研究。1961年美国研究生院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走向成熟。
美国最终能取代德国和英国创造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学位,绝对不是偶然的。最重要的,美国整个博士生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强,一开始就强调博士的研究性。所以博士研究生必须做论文,而论文则强调原创性(originality)。第一,每个专业有事先设定好的课程(course work),并且把课程学习、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紧密联结在一起。在做论文之前一般有两到三个资格考试,一般包括候选资格考试(candidacy exam)和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研究技能后,才可以开始做论文。如果学生通过所有课程的学习,论文没有完成或者没有通过,那么就是准博士(ABD All But Dissertation)。一般来说,准博士就可以找工作了,在一个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论文就可以拿到哲学博士(Ph.D)学位。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时间范围越来越大,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学位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论文,现在七年内完成就可以了。第二,博士生培养不是单向选择过程,而是双向多方互动的过程。学生面对的不是一个导师,而是导师团的指导。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整个系所设置多元化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学生只有在最后写论文的时候根据研究的兴趣选择导师。同样,导师也可以选择学生,他可以拒绝某个学生的指导请求而选择另外一个学生,只要有合适的理由。第三,学制弹性化,授予学位多元化。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她的学位授予也呈现多元化。美国众多的博士专业中,博士学位有60多种,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研究型博士、专业型博士、跨学科博士。研究型博士(哲学博士)是一种学术性学位或称研究性学位,侧重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专业型博士属于应用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理相关的专业领域,如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公共管理博士、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等;第二类如文科博士、理科博士、医学博士等,授予在某个专业或学科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学者。跨学科博士即交叉学科博士,如生物工程博士、生物化学博士、天体物理学博士等,大多是由在科技前沿领域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学者所获得。第四,美国有各种各样的中间组织监控博士生课程的质量。例如最初最有威望的组织是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美国大学联合会相当于一个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俱乐部,它打下了博士生教育的基础,当时这些学校走在一起的目的就是监督博士生教育质量,建立评价标准,规定什么样的学校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如果学校不是这个联合会的成员,就没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后来经过发展,美国还出现了地区认证机构来保证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总而言之,首先课程有特色,其次有认证机构来保证质量,第三,一般大学都有研究生院来统一监督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博士学位的最后授予权在研究生院,这样练就了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美国博士学位。
>>
六,我国的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革>>
>>
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国只培养过少量研究生,授过为数不多的硕士学位,没有授过一个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一些为祖国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但是,由于国家没有建立学位制度,所以没有给他们授予学位。改革开放,大潮迭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学位制度是培养和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制度,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长期的历史和实践所证明。适应时代要求,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收培养制度。1980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从法制上确立了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制度。从1981年1月1日起,学位制度正式实行,我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博士和大批硕士。
1981年11月26日,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已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这次批准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15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专业点812个,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1155 人。1982年6月中旬,经国务院学部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首先进行试点,进行了我国首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83年5月27日“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国从此有了自己培养的博士和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博士教育体制要求有少量的课程学习,不同与德国式的博士学习制度,但课程数量又远远少于美国;在答辩方面又与美国不同,与英国有些相似;在导师选择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模式。
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博士生的招生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仅2003年,全国就招收博士生4.87万人,在学博士生达到13.67万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毕业戴上博士帽的有1.88万人。有资料表明,到2010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跃居世界第一。
然而随着每年增加30%扩招速率,博士生数量与博士生导师的数量极不相配,同时硕士与博士的数量比例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将此现象称为博士“大跃进”。“一流的学生,三流的老师”,这一弊端在我国博士生培养上尤为明显,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博士生水平差异远远大于硕士生水平的差异,并成为人才外流严重的诱因之一。急躁冒进,带来的只能是学界的“大跃退”,导致学术质量和成就的倒退,更是学风学养的倒退。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质量和学术质量的严重滑坡。博士生在毕业之前首先要达到学校规定的一些硬性指标,如东南大学的博士生就必须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至少两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学术论文不可能一挥而就,为了完成硬性指标,学生们就粗制滥造,像教育部一位领导指出的那样:现在大量博士生或者从事很难说是学科前沿的研究,或者长时间陷在导师低水平的横向开发项目上。同时,博士生的数量增多,论文数也随之增长,而核心期刊却没增加多少。于是,学术期刊越来越厚,字号越来越小,甚至要出增刊以满足博士生发表论文的需要。论文版面费也就应运而生。其间腐败,自不必多言。为了凑数,一些学生只能写一些专门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但仍然不一定能完成硬性指标。于是,剽窃就成了捷径。因为每年有那么多粗制滥造的垃圾论文没有人看,所以剽窃之作便可以逃过专家们的法眼。博导们虽然没有精力辅导那多学生,却要享受博导待遇,同样要完成硬性的教学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指标。于是就难免出现博导不参与论文写作,发表时却一定署名在前的怪现象,这恰恰与博士生的剽窃不谋而合。可悲的还有,博士生论文答辩,人情成了重要标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直陈,以前博士毕业论文答辩,要请清华、人大的权威来会审;现在博士生数量激增,经费有限,只好请同城的老教授。大家碍于面子,往往先打个招呼:我这个学生肯定不行,送个人情算了。于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博士教育质量滑坡,学风颓废败落,几成不治之症。
学风道德的滑坡还与大学排名和博士快速培养之间的矛盾有关。近年来,一个学校引进或拥有多少博士,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的高低成了衡量一个大学水平或排名的要素。为了快速提高排名,快速培养博士就成了一些学校的专利,特别是一些领导岗位也必须是有博士学位的人,很快就出现了“在职博士”、“领导博士”等名词。一些学校硬性规定哪一年以后出生的人,如无博士学位不得申请教援等等,这些规定导致许多在一线科研,教学工作多年的人,一些想当更大官的人,都突然申请读博士了。可想而知,这其中有多少是“目的”博士,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博士。一个老鼠坏一锅汤的事就发生了。一些学校还嫌事情不够乱,又规定只要有博士学位,每月就给多少津贴,事情就更复杂了。
博士生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能否培养出优秀博士的关键。由于博士导师津贴的存在,当了院长,校长,书记,处长的人,很快又成了博导。导致一些博士生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博导”。这些博士成了没娘的孩,能否毕业都成了问题,有谁去管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呢?
针对我国目前博士生质量不高的现状,教育部正在分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建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举办等项目的实施,已经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各个培养机构不断出台新的培养机制,进一步解决了博士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得博士生能够更加安心的投入科研工作。
美国教育研究会国家教育数据库研究组主席严文番先生根据美国博士培养经验为我过博士教育指出六条建议:
第一,学位要多样化,不能就盯住哲学博士不放,应该大力发展专业博士教育。实际上,哲学博士并不是必然就比专业博士的含金量高,两者的关注点不一样。>>
第二,第二,保持博士和硕士数量的合理比率。>>
第三,注意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连贯性。>>
第四,博士项目本身必须要有结构化的课程、考试、导师团的集体智慧,而不是一对一的导师和学生的单线互动。>>
第五,发挥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作用。>>
第六,发挥学生主动性,给予学生话语权。首先要保证博士研究生的资源的获得,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不要让他们为生活奔波劳碌,要让他们安心做研究。其次,创设博士研究生的申诉渠道,让他们的声音可以得到倾听。再次,必须重视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整合资源,实现共享。>>
>>
七,博士就业与博士后>>
>>
和硕士生、本科生比较起来,博士生现在最大的压力是毕业,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越来越严格,今年实行匿名制,而且只要有一个老师不给你过,就难以毕业。很多博士生认为,因为年龄较大,在就业的心态上也要比师弟师妹们成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博士生在就业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博士是研究型人才,这决定了社会对博士的需求肯定不会像本科或者硕士那么多,企业用人很务实,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而博士生在准备就业的时候总有被冷落的感觉,不管是培养单位还是用人单位,为博士生提供的招聘信息都是寥寥无几。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内地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使有些大学毕业生毕业即成失业,现在连天之骄子的博士亦感到就业之艰难。虽然高学历仍然是内地人才市场上一块金字招牌,但是由于博士生择业观和心态问题、高学历人才消费虚热开始降温、博士生就业信息不畅、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博士生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会感到格格不入,而这一点对于在象牙之塔里呆得太久的博士生来说,不适的感觉就更加明显。博士们从年龄上来说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要经常面对观点和做法被否定的现实。在择业大潮中,他们面对的是既有大专、本科毕业的年轻学子,也有工作经验丰富、重新选择的职场老手,这让博士生多少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从社会经验来说,一些博士生确实和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大多懵懂无知。而对于一些用人单位来说,最重要的是「为我所用」,他们不愿招收太高学历的学生,主要因为这类学生学历高,或是干不了多久就跳槽;或是工资标准高,用人成本增加;或是博士生没有工作经验,只凭理论做事,工作能力不过关。而另外一些博士生把择业范围限定在大城市的省市级机关、科研院所、出版社、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等,又无形中限制了择业范围。
有些专家指出,一些博士虽然学贯中西,但知识结构的实用性却很差,学外语的花了很大力气读西方文学经典,对基本的商务知识却知之甚少;学国际贸易的,外语水平却不过关,听不懂外国人在说些什么……博士生就业难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专业设置的调整赶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造成学与用脱节。有的博士生,理论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专业也对口,但因知识老化很难学以致用;有的博士生因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弱,在实际岗位上不能很快胜任工作……这些现象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在专业设置、知识教授、能力培养上滞后于社会需求。
在美国,除了少数谋到合适工作的幸运者外,积压在博士后“转运站”的人,都是忧心重重、进退两难。等待?因为“僧多粥少”,谋求到正式工作,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据FASEB对美公民博士后调查统计:1985年博士后10年才找到工作的为0.4%,10年后仍没找到工作的为0.9%;到1995年则分别升到0.9%和1.9%,高达两倍;而非美公民的博士后肯定远高于此数字。此外,读博士后的时间愈长、工作经验愈丰富,理应更易被聘用,但实际情况相反,尤其各企业公司,认为时间愈长,意味此人愈没本事;同时因为时间长、年龄愈大,聘用后离退休的年限愈近,从他们身上取得效益的时间愈短,好像未婚大龄青年找对象一样,年龄愈大愈难找。曾有一位读博士后高达11年的华人,千里迢迢到一个小公司去应试。面试后曾对主持面试人恳求说:“如果干不成原专业工作,我还学过电脑课,干电脑工作也可以,干什么都成”。结果并没同情他的要求,只因他读博士后的时间过长被拒聘。其次,除年龄因素外,经济条件也难允许他们长久等待。因为他们已到中年,都有家室子女,在这个金钱社会里,即使最低生活水平,也难长久维持。转行?少数人为了好谋取工作,有的中途放弃了攻读原专业博士学位;有的拿到学位后,不走博士后这条路,直接转行,修读其它专业,拿个学位,以“新神投新庙”的办法谋求工作。但对多数已读博士后的人来说,走转行这条路既是痛苦、又是困难的。其一,据美国1985年统计从大学毕业到获得生命科学博士学位平均须要8年,从博士生注册到毕业也须6.5年;到1995年时,分别延至8.9年和6.9年。试想他们化了这样长时间,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如果中途改行,等于前功尽弃,多年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都是极端痛苦难下决心的;其二,在美国“10年河东、10年河西”变化莫测的社会里,即使改行目前谋职“吃香”的专业,但到学完数年后,求职时是否仍然还“吃香”,谁也难下定论;其三,他们的年龄尤其经济条件也很难使他们走这条路。他们本来经济条件就较差,如转行另修专业,不但丢失了博士后的工作和收入,尚须自己交学费,谈何容易!
>>
>>
参考文献>>
>>
[1]. 李其龙,德国博士研究生制度的特色[J]. 外国教育资料,1999,1:20-23.>>
[2]. 王承绪等,比较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贾福相,哲学博士纵横[OL]. 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021701.htm>>
[4]. 员智凯,李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00-101.>>
[5]. 李敏谊,严文番,如何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博士学位[OL].>>
. 许纪霖,博士生制度往何处改革. 新闻周刊, 2004,195-196.>>
[7]. 文东茅.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士教育, 新京报. 2004-02-17.>>
. 林崇德. 谈创造自己崇拜的学生. 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2日第8版.>>
[9]. 华人博士网. 创新力[OL]. http://www.chinesedoc.org/qyy3.asp, 2004-12-20.>>
[10]. 内地博士就业难.华夏经纬网7月15日.>>
[11]. 王立东. 加强在读博士生学风道德建设 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和标准 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国网 2003年3月14日.>>
[12]. 博士生求职综合症 http://www.qianlong.com/ . 2004-12-08 >>
[13]. 我国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OL]. http://skb.hebeidaily.com.cn/200423/ca371424.htm.>>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