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9|回复: 0

中国保卫南海权益要有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9 00: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woodland在 2004/07/09 00:58am 第 1 次编辑]

中国保卫南海权益要有大智慧
(2004-07-08)
[香港<镜报>月刊7月号文章]题:中国保卫南海权益要有大智慧(作者 韦章尧)
今年入春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在浩瀚的中国南海掠夺油气资源和进行频繁军事联合演习的举动,引起了中南海的强烈不满和密切注视。
3月2日,菲律宾当局发布新闻称,在巴拉望岛附近海域进行的石油勘探招标取得新的进展,总规模达四十多个板块的曲气井,吸引了全球十六家大公司前来竞争招标。中国海事专家对比中国地图,发现巴拉望以西的部分招标区域,明显属于中国南海疆域,是侵犯中国领海主权行为,中国政府表示严重关注。
5月19日,越南借口发展海岛旅游,不仅在南沙长岛整修旧机场,而且还组织包括四十名地方官员在内的近百名“游客”,在南沙大海域内作为期一周的“大旅游活动”。很明显,越南费尽心机整修当年中越交火时被解放军摧毁的旧机场,不是“为旅游便捷所用”,而是为争夺南沙上空制空权造就一个新平台,为其掠夺南海油气资源作军事上的准备。为此,中方向河内提出了严正交涉。
马来西亚也时常在南沙进行海洋油气探测,并已占领了南沙部分岛礁开发油气资源。文莱虽然对南沙主权争议比较温和,但近年也有“趁热闹”的举动,声称要“力争得到自己应有的海上资源利益”。—时间,南海的主权争夺,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保卫南海应有战略思维
面对南海争端激烈的严峻形势,一些国际问题和海事问题专家纷纷提出建设性建议。他们一致认为,在“海洋战略”攸关中国经济崛起之必由之路的今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复杂情感,不能只选择愤怒和外交上的严正交涉,应有冷静的头脑,新的思维触角来突破“海峡困局”,力求在“文攻武卫”上多下功夫。不应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被动地应付,在资源开发和海军建设的步伐上要有赶早的实际作为,以弥补以往因行动迟缓而丢掉的损失。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南海问题的多年摩擦,不仅反映在与周边国家油气、渔业资源争夺的活跃上,而且由于南海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通道咽喉”,促使有政治野心的美国、日本、印度也在军事上插人中国南海疆域。近五年内,美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达三十多次,占其亚洲军事演习总数的70%以上。演习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南海和菲律宾苏禄海之间。日本、印度出于南海是国际海运要冲的政治视角,常常以打击海上走私、贩毒、非法移民为借口,频繁振遣海军出入南海,企图以此把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渗透到东亚国家,从而达到牵制中国的政治目的,很显然,南海争端是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之争,实质是国际战略利益的人为碰撞。
因此,中国必须要有大智慧,从长期性、前瞻性视角高度,尽快研究推出“南海大战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持南海形势的稳定。南海研究中心主任吴士存分析认为,总面积近62万平方公里的南海,在国际海运航道上的地缘战略优势和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显示中国在这个大海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是中国未来海军建设和潜在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可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到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不希望和南海周边国家“争夺”而大动千戈,不得已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主张。如果中国真要给国际社会以“正在迅速崛起”的强大印象,就应秉持一贯的“不示弱,不回避,外交优先,海军作后盾”的原则,迅速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致力于搞好南海的开发和军事建设。
石油战略不应“重北轻南”
专家分析指出,虽然从总体上说,中国可称得上是石曲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能源消耗在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支撑力”日益凸显,国内石曲储量已满足不了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果今后不能解决好能源供应的战略性问题,就难以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为此,今年中国政府推出了新的石油储备战略,把加快海洋油气开发列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专家认为,中国没有把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放在这一战略的核心地位,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湛江海洋经济大学专家徐质斌认为,中国推出的海洋石油开发战略中,依然存在“重北轻南”的倾向,是一个令人担心和值得再探讨的大问题。他说近几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力量主要集中在靠近天津和山东的渤海湾,而占全国海洋总面积近3/4,海洋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南海,却少有规模较大的开发动作。正在开发的几个为数不多的海洋油井,都是在离海南岛较近的近海。渤海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中国主权内海,从长远战略考虑,渤海的油气井应作为后备战略资源加以封存而不着急开发。今后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南海,这是决定中国未来能源供应和保卫南海权益而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选择。
南海研究中心主任吴土存也运用一些数据强调指出,目前南海油气资源争夺日益呈国际化态势。如果中国不优先加紧对南沙油气资源的开发,损失就会越来越大。先贤们曾经说“寸寸山河寸寸金”,在全球经济已迎来缺油时代的今天,中国石油战略“重北轻南”的状况应迅速改变,加快南海争议区油气开发已刻不容缓,必须快速提上国家战略的行动日程。
关注南海必须强化海军
中国社科院几位东亚问题专家一致指出,16世纪以来,海洋战略在世界所有沿海国家中都被列为重
中之重。欲强国必须致力于强海洋,这是发达国家一致公认的一条铁律。
南海是中国最重要的“蓝色国土”,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扼守东半球海运的特殊战略要冲,每天约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400艘装载各种战略物资的船舶穿梭其间。2003年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石油约占全部进口量的78%,都是通过这里运到国内的,其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南海广阔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今后要寻求海外利益的进一步增长,走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就必须突破“南海困局”,打造“平安海峡”,强化远洋海军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已在筹建的航空母舰、新型核潜艇和护卫舰、驱逐舰、坦克登陆舰建设的步伐.虽然这里需要重金投入,但如今中国已有47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完全有实力来强化这方面的建设。而且这两者是可以逐步互补推进的,把加快开发南海资源收入的部分资金用于南海远洋海军建设,又以强大先进的远洋海军来南海的资源开发,如此不间断的良性互动循环,中国就会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中进一步崛起,从而真正成为太平洋上的巨龙。
来源:《参考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