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4-11 1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私人汽车发展讨论, 是限制发展还是诱导使用?黄海军
新加坡的交通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些,其边界清楚, 没有历史遗留难题. 它不可能让汽车放任增长,因为就那么大点地方. 它也不依靠发展汽车来带动其它什么,它不生产汽车.
北京的地铁尽管与出行需求分布结合不是很紧,但还是非常拥挤的. 因为地铁资源太少,怎么修目前都是会有人乘坐的. 但也出现了轻轨13号线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的情形. 我担心正在修的多条地铁线(尤其伸到外围的线路)将来的需求量.不过, 全世界的地铁,除了香港外基本都是亏本的,这种公共设施的建造和营运需要政府补贴,所以可以理解.
向心问题非常严重, 现在多项政策和措施都是鼓励居民在四环外买房子,但四环外又没有他们的工作机会,或那些机会对他们没有吸引力. 所以住在外面, 工作在里面, 当然有早上向心,下午离心的高潮了. 这些人还往往是收入不低的人, 愿意自己驾车, 不愿意用公交,存在私密性保护吧. 而住在中心区的恰恰是低收入的人们,这就是北京.
学西方提高生活质量, 把人往郊区赶, 现在问题来了. 扩大城市的后果, 是增加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 现在世界上出现了compact city的概念, 一个compact city是运行高度效率, 单位居民综合消耗最小的优质城市.东京在反思其城市规模,大量的百姓居住在远郊,工作在市内,家家有车, 为了让他们不开车上班,就只好发展高密度的轨道系统,并限制市内停车场,这是东京不得已的选择. 北京鼓励住在天津的人在北京市内上班, 上海吸引住在无锡的人在上海市内上班, 这好嘛!
关于城市布局与发展, 周期而周期. 不可笑, 正常, 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只要是人们自己选的, 就不要埋怨, 是一个阶段的一种结果. 现在说北京, 很多人会怀念梁建筑家, 会批评5-6十年代的规划, 但我觉得当时不见得就不是当时约束下的最优选择. 那时只有那么点钱, 人口也只有那么点, 几百年来的北京就一直只有那么点大. 如果真的照梁先生的去搞, 许多地方20多年里是没有效果的, 也会招骂.
北京扩展这么快, 先是人气, 人气旺逼迫往外扩. 人气不到火侯, 提前走了一步, 最后可能熄火. 发展是一个过程, 中间掉链了不行. 所以规划也是一步步的, 要不断修改. 那么多工业园区熄火了, 为什么? 积累不到程度!
武汉修了条轻轨, 就是没人坐, 尽管地面堵得一踏糊涂. 所以, 一个城市修第一条第条, 一定要在最稠密的区域修, 把人气先集起来, 把习惯先建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