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8|回复: 1

新观点,欢迎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23: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换个角度想问题
摘要:通过对平板法向运动的气动受力分析,提出了升力产生的基础原理;并提出了飞行受力和飞行控制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飞行操纵的方式及具体机构。
关键词:法向运动,飞行控制,气动干扰,稳定角,驾驶杆—双全动平尾机构
















                      换个角度想问题
一.升力产生原理:
现有升力理论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比如不能解释鸟类、昆虫的飞行及降落伞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释归结出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模型:平板法向运动的受力问题。






如图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F•v•t=0.5ρ•S•v•t•(v'2-02)   (t为时间,v'为空气F•t=ρ•S•v•t•(v'-0)           分子碰撞后速度)

F=0.5ρ•S•v'2
F=ρ•S•v• v'
消去v'得
F=2ρ•S•v2,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板以1米/秒的速度在空气中做法向运动时受到2×1.293×1×12=2.586牛的空气阻力。
验证实验:









如图2,测出速度v,以验证砝码重力、平板面积、运动速度三者关系是否符合公式:F=2ρ•S•v2。
功率N=F•v,v=√F/2ρ•S,因此,
N=√F3/2ρ•S,1平方米的机翼面积产生1牛的力需要消耗√13/2×1.293×1=0.62瓦的功率。
升力产生原理:







如图3,当平板一仰角α在空气中运动时,其法向分速度
v=v•sinα,因此升力:
F=2ρ•S•vn2=2ρ•S•v2•sin2α
所耗功率N=f•v=F•sinα•v,v•sinα= vn= v=√F/2ρ•S
N= v=√F3/2ρ•S
二.飞行力系:







如图4,G为飞机重力,f为机身产生的无用阻力即废阻力,
飞机的飞行功率为:
N=N1+F1•v•cosα
上式中N1为发动机产生拉力F1所要消耗的功率,对于螺旋桨飞机,螺旋桨产生拉力同样遵循升力原理,由功率公式
N= v=√F3/2ρ•S可知,螺旋桨桨面积越大,产生同样拉力所要消耗的功率越小。
F1•v•cosα=(F•tgα+f)•v•cosα
        =F•v•sinα+f•v•cosα   (v•sinα=vn=√F/2ρ•S)
        =√F3/2ρ•S+f•v•cosα
    因此所需要的发动机总功率为:
N=√F3/2ρ•S+N1+f•v•cosα
上式中第一项为主要部分,可以此作为设计飞机功率的初步依据,F=G•cosα,√F3/2ρ•S=√G3•cos3α/2ρ•S≈√G3/2ρ•S。
废阻力的降低:








如图5,f1=2ρ•S1•V2•sin2α•sinα,f2=2ρ•S2•v2,S1=S1•sinα
∴f1=f2•sin2α
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表面冲角越小,阻力越小,机头长度与横截面积之比对降低废阻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飞行控制:
飞行控制本质上是对机翼升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飞行稳定和飞行操纵。
(一)飞行稳定:







如图6,建立机翼坐标系,
由于气体分子运动存在所谓“涨落”现象,即空间某一区域气体密度、分子速度矢量分布的参数波动现象,当机翼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机翼附近空气的涨落现象就构成了对飞机的气动干扰,即升力分布中心位置的波动。如图,设某一瞬时升力中心偏移到O'点,则偏移力矩对飞机构成俯仰和横向的扰动,俯仰扰动使机翼升力的大小产生波动从而造成波状飞行;横向扰动使机翼升力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造成转弯向心力的产生。因此,分别设置水平安定面和垂直安定面(或机翼上反角)来提供俯仰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
1.俯仰稳定性:





    如图7,设飞机某一瞬时受到气动干扰而产生俯仰方向的微小偏转,机翼升力要产生增量ΔF,水平安定面产生回复力F′,ΔF使飞机产生上升加速度a=ΔF/m;F′产生回复力矩M= F/•r,
r为飞机重心到水平安定面的力臂长度,回复力矩使飞机产生角加速度ε=M/Jx,Jx为飞机的俯仰转动惯量。我们希望回复效应大于上升效应,则如图以距离飞机重心为单位长度(即旋转半径为1米)的P点作为判比标准,则P点的回复加速度为a'=ε•1=ε米/秒2。回复效应大于上升效应,即a'≥a。
a'≥a,a'=ε=2ρ•S'•v2•sin2β•r/Jx
        a=2ρ•S•v2•[sin2(α+β)-sin2α]/m
         =2ρ•S•v2•(sin2α•sinβ•cosβ+cos2α•sin2β)/m
      ∴S'≥S•Jx•(sin2α•ctgβ+cos2α)/m•r
上式中,β称为俯仰稳定角,用以表征飞机的俯仰稳定性能,β越小,飞机的俯仰稳定性越好。
2.横向稳定性:







如图8,设飞机某一瞬时受到气动干扰而绕Y轴产生横向微小偏转,机翼升力要产生水平横向分力即转弯向心力F•sinβ,垂直安定面产生回复力F',转弯向心力使飞机产生向心加速度a=F•sinβ/m;F'产生回复力矩M=F'•r,r为飞机重心到垂直安定面的力臂长度,回复力矩使飞机产生角加速度ε=M/Jy,Jy为飞机的横向转动惯量。同样以距离飞机重心为单位长度的P'点作为判比标准,则P'点的回复加速度为a'=ε•1=ε米/秒2。
回复效应大于转弯效应,a'≥a。
a'≥a,a'=ε=2ρ•S'•(v•sinα•sinβ)2•r。Jy
        a=2ρ•S•v2•sin2α•sinβ/m
      ∴S'≥S•Jy/m•r•sinβ
上式中,β称为横向稳定角,用以表征飞机的横向稳定性能,β越小,飞机的横向稳定性越好。
因此,具有飞行稳定性的飞机,布局结构应是“海豚”式的:






(二)飞行操纵:
飞行操纵也就是对机翼升力大小和方向的操纵,即对机翼仰
角和横向侧倾角的操纵,横向侧倾角指飞机绕速度轴线偏离水平位置的转角。因此,采用驾驶杆—双全动平尾机构实现飞行操纵。







如图10,前后推杆时,两平尾同向等角转动,控制机翼仰角;左右推杆时,两平尾差动反向转动,产生横滚力矩。

hgjdxwt.pdf

245.02 KB, 下载次数: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航客机这次失事就可能因为飞机稳定性问题出事的。现代飞机的安全性问题很让人提心吊胆。现代飞机在稳定性上不够重视,这让人们付出了承重的代价。
飞行员太没经验了,飞机遇强风时切忌作大角度机动动作,大飞机飞行稳定性本来较差,颠簸也比解体好啊。应该减小动力频繁作小角度机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