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0|回复: 9

中组部要求2000余司局级官员进高校选课修学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7 06: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00多名司局级官员,被要求今年内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

  2008年8月11日,中组部下发《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是“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之一。今年,一场司局官员的“校园计划”据此展开。

  时隔20多年,张宁重回校园。

  这位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团中央女官员,天天穿着运动鞋,在人民大学的教室、食堂、操场到处转,“享受当学生”。从4月12日至16日,这5天里,她的身份从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副主任临时切换为“中国经济改革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专题班学员,一个高校选课生。

  和张宁一样,来自中央统战部、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等15个中央部委的2000多名厅局级官员,今年内将被全部强令在党政军三大“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国防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完成中央组织部规定的自主选学任务。这也是部委司局官员第一次大规模做选课生。

  菜单式的自主选学

  “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4月16日上午8时40分,可容纳100人的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座605室,已有10多人到场,像开会一样,每个人座位上均摆有姓名牌子。

  此次15个试点单位司局级官员总数为2242人,应选学人数为2039人,可以不参加此次自主选学的,主要是今年参加中组部“调训”的官员—— 共计329人。

  试点前,中组部等曾对15个单位的1500多名司局级干部作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5年内,参加中央党校等五大干校调训的,占65%;参加本部门、行业培训的占30%;参加境外培训的占18%;仅有97人(约占0.7%)曾到高校选学。

  去高校的机会显然更为难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一下子选了近60学时,其中1个专题班和6个讲座。按照规定,每位学员需选修 40~60学时课程,多数人选择“1个专题班+若干讲座班”。

  参加工作30多年的霍宪丹记得1990年参加过“中央级”培训,近20年后,去年他终于又有机会去中央党校,但因工作太忙而被调至浦东干部学院短期学习。霍宪丹认为,菜单式的自主选学,提供了一个“合理合法的学习机会”。

  “坦率地说,最初我对培训效果不太确定。我不知道他们繁忙的情况下,对纯粹的学习是否感兴趣。”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说,她原以为官员们更倾向于去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那里的培训往往与提拔相关。如今的开班效果超出了她的预期。

  国家工商总局外资企业局副局长徐晓东2006年曾参加中央党校的厅局级官员轮训,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等。“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还是这样效果好,以前培训课程内容许多属于‘复习’。”

  一位学员则坦率地表示,在党校,不喜欢听的课也得听,而此次各高校供选择的课程,多有精品。初次报名结果显示,专题班中,党政军三校报名人数为 729人次,而四所大学的报名人数为1610人次,选择高校的人数明显更多。

  《周易》成最大热门

  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选课积极的司法部官员霍宪丹遭遇了一次小“郁闷”,他在不久前接到人事部门通知:重新选课。因为他所报的心理学、系统科学、环境保护等讲座,由于报名人数不足,被迫取消。

  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干部教育办公室闫铁军介绍,最初各高校上报的课程都很多,他们筛选删减了一部分——比如类似医院改革这种过于专业的课程—— 也让大学精简了部分课程,中组部决定最后的专题和讲座菜单。

  但初次报名情况,还是让人有些意外。7院校准备的56个专题班,有13个班因未达20人门槛未开班;174门讲座中,更是有132门课,因未达 25人门槛暂不开课。据透露,有的课(讲座)出现只有两个人报名的现象。

  人大取消了3个专题班,分管科研的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坦言,“如何契合司局级干部的需求,还需要探索。”

  从初次报名人数看,各个专题班差异悬殊。有4个班报名人数超过百人,60~90人之间的有10门,多数班报名人数在20~30人之间。

  相比普通公众,司局级官员的“追星”热情同样不减。最火爆的当属“学术超女”于丹作第一讲的“传统文化与治国之道”(北京师范大学),初次报名已达155人。排在其后的依次是国防大学的“国家安全与军队建设”,北京大学的“管理心理与创新思维”、“领导力与管理智慧”和“民族与宗教”。

  在可顺利开课的42个专题班中,8个与领导艺术或领导能力有关。而遭淘汰的13个专题班,有2门法律课,2门环保课,3门社会学课。有3门法律课都是“涉险过关”,初次报名人数均不超过30人。

  而讲座中,初次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北京大学选择以“审美与人生境界”讲座作为开学第一课,吸引80多人前去“陶冶情操”。

  讲座的“未开班率”高达76%,“幸存”的42个讲座中,国学、宗教哲学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多达19个。中央党校准备了36个讲座,结果仅有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达标;清华大学29个讲座仅余8个,其中7个分别是:国学概论、道家智慧、儒家文化、古代修身智慧、传统音乐、《大学》《中庸》和国史概要。

  “周易智慧”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所80岁的余敦康讲授,初次报名就达231人,现在已增至293人。“《周易》最早就是做占卜用的,只不过正统的《周易》是用来做最高决策的。”余敦康曾对媒体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用它来看风水是没有用的。”

  “各部委平时组织的都是一些专业类的培训,人文类的比较少。”闫铁军对国学热并不感到意外。

  党政军“最高学府”中,中央党校最热门的专题班是“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与人物”;以行政管理学见长的国家行政学院,两门最热课程均与领导理论相关;而报名人数超过百人的“国家安全与军队建设”,则是国防大学开设的唯一课程。

  官员也不想听老师讲套话

  “我想听点实用的,虚的不听。专家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偏一点都没关系。”

  上述培训并没有考试,相反,老师们则要接受学员的评议,得分较低的课程,可能会被调整。

  每位学员“入学”后,均会收到一叠教学评估表,设定“教学内容”、“服务质量”、“对个人帮助程度”等10个指标。

  张宁给每个授课老师写上自己的评语。按照她的标准,最佳的表现是“最解渴最实用最积极最务实的讲述”;最差的则是“授课式的讲述”和“灌输式的讲述”。她给了两位老师10个“很满意”,也就是100分,而最差的老师因5个“较满意”和4个“一般”,仅得52分。

  “我想听点实用的,虚的不听。专家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偏一点都没关系。”张宁说。

  来自人民日报的王保庆说,在党校听课和大学听课最大的不同是,“在党校不敢随便提问题,大学里就没有什么顾忌。”

  官员并非都不爱提问。作为北师大的客座教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此次试点中,既作为学生,也将作为老师登台授课。在他看来,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教员而非学员,他不会单纯作报告,“中国官员无论省部级还是司局级,一展开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课堂的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国外,我非常惊讶。说官员都是官僚主义,我说那是体制造成的,绝大多数官员是好的。”

  北大最受欢迎

  65.6%的人希望到北京大学学习,在7所试点院校中排第一位

  本次课程完毕,人大常务副校长冯惠玲等进入教室,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以后大家都是人大校友,会进入校友录。欢迎大家经常回来,从网上回来也可以。”人大党委组织部部长高德步说。

  北大亦向学员颁发类似证书。“当然,也得人家认,人家不认,也没办法。”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对记者说。他希望能将学员纳入校友体系中, “共同关心母校的发展”。

  除了讲课内容之外,学校也是一些官员选课的重要因素。据北大新闻网报道,有一位司长钟爱北大,他所选的40学分课程都在北大。而据问卷调研数据,65.6%的人希望到北京大学学习,在7所试点院校中排第一位。

  “不同阅历背景的人在一起碰撞还是很有意思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说。

  尽管只有短短5天,专题班依然力图呈现“班级”的形态。开学第一天下午,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邓中好被宣布为班长,他自己也不知怎么被推举上的,一位学员笑说,是“内定的”,“可能跟单位性质有关”。

  据中组部文件,试点所需经费,由中央组织部从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培训专项经费中统一列支。“这可是国家出的钱。”王保庆说,他对此非常重视,为选课花了两天时间,还推迟了出差计划。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06: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又有热闹的事了。

《周易》成最大热门
-----------------------------

这还是 “科学发展观” 吗?
发表于 2010-5-7 0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没说《周易》不是科学啊,呵呵!
发表于 2010-5-7 1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到底是算什么的??
发表于 2010-5-8 14: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本身很难看懂,都是片言只语,类似于密语,所以从古到今能看懂《周易》的据说也没几个人。但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64个卦,这个部分在当年曾经启发莱布尼茨提出二进制,而事实上八卦本身就是从000到111的二进制排列,64卦就是000000到111111的排列,也可以说就是个二进制。从《周易》本身内容记载上看,八卦实际上就是个简单的周期演化模型,所谓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周易》中的八卦内容在其前面两个版本《连山》、《归藏》中也都有,但是前面两个版本失传了,所以现在说的《易经》多数情况下说的就是《周易》。《周易》由于经常被用于算命,因此后来被归到迷信里面去,这实际上是个杯具。《易经》是中国的百经之首,但是这个首竟然是迷信,你能相信吗?中国在古代就提出天人合一等系统论的观点,而《易经》就是这个观点中的代表作。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一个二进制序列,同时对应着天地生阴阳(矛盾)、一年有四季(温带气候)、系统演化可以分八个阶段(八卦),也可以细分为64个阶段(64卦),整体上是一个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模型。模型可能比较粗糙,但这是至少5千年前就提出的模型,而西方提出系统论、灾变论等理论都是20世纪的事了。
发表于 2010-5-8 15: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讲发展,中国人讲轮回,外国人讲数理,中国人讲阴阳,外国人讲运动,中国人讲变化,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诠释它。今天发展盛行,数理盛行,运动盛行,是轮回的必然,也是阴阳变化的必然,盛极必衰方为和谐,阴阳循环是为大道。
    易经讲述的是人道,引用的很多却是物理现象,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特别是被西方数理思想洗脑了的人,最多也就看到个0、1,当然无法接受易经的判断。其实西方数理无法诠释易经,根本在于它只有一只相对的右手,缺了一只相似的左手,如果补齐,那么妖魔道也就真的可以得成正果了。
    古之星象说,天有陨星划过,世有将星陨落,虽然说是迷信,但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本,就在比照,用天象比照人象,用古语是为天人合一,用今语是为运动相似。
发表于 2010-5-8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研究《易经》的人很早以前就分象数派和义理派,数和理都讲,其方法论跟现代科学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分。由于诞生的年代太久远,懂的人又不多,后来被滥用于算卦,到了现代就成了“迷信”。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2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不是说相信牛顿力学就是科学,而是因为相信科学,才相信牛顿力学。

其实问题是《周易》是不是属于科学的范畴?是不是与“科学发展观”有矛盾?

个人信不信科学不是这里的问题。我们知道我党是信科学的。
发表于 2010-5-8 2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通流 的帖子

通流老大在玩鸡蛋游戏,
说的是相信牛顿的前提是相信科学,而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的基础基本上来源于牛顿的三定律,那么也就是说相信科学的前提又是相信牛顿,说穿了就是牛顿是科学,科学就是牛顿,这样的逻辑通流才认为是科学吗?????呵呵
易经不是科学,是因为你看不懂科学!!!!
发表于 2010-5-9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至尊仙 的帖子

你太抬举牛顿了吧,现代科学方法至少要追溯到Aristotle。Galileo也比牛顿早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