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2|回复: 4

来看看中国的房价还得上涨的怪论 (网上找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1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1年12月1日,中国广播网,发表了知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27日在广州的2011年中国高端物业气象报告会上的报告,“解密”了房价仍能上涨的九大原因。

闲来无事,小品一回,谈谈看不懂的地方:

他指出,国内房地产价格调控不下来、持续上涨是由于刚性需求、土地财政等九大原因造成的:

“第一,引起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刚性需求。”谢百三说,“现在上海没有房子免谈恋爱、免娶老婆。我复旦大学的一个学生,87年出生,就是因为没有房子,谈了4年的女朋友,被别人追走了,因为人家有两套房。”

评论:即使是在美国房市泡沫的最高峰,也还是有“刚性需求”,问题是,它是不是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需求?微观个体的加总需求才是真正的力量来源。一个人的例子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可能是那个女子花了四年时间才看出这位男子潜力不够!

“第二,经济要发展,房地产是最不可避免的支柱产业。”谢百三指出,房地产如果下去了,经济就下去了,钢铁、水泥、铜、石灰、家具、甚至汽车等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业关联度极大。“只要房地产旺经济就旺,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房地产,房地产可以打,但是不能打死。”

评论:如果按照一个思路,你一度整好了国家的经济。现在,那个思路出现了问题,你却还在告诉人们,我还得按照同样的思路几十年继续走下去,不然的话,就没有选择。那么,我看,首先需要调整的恐怕不是思路,而是出思路的人和负责执行的人!

“第三,地方政府的业绩需要。”谢百三说,中国不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与发展房地产有关,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评论:和上面一条类似,如果你只有一种办法来引导地方政府“管理好”经济,那么,你最好是要么主动让贤,要么是等结局无法收拾之后被迫而为!

“第四,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谢百三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地方政府配合房地产调控是勉为其难,因为地方政府要通过卖地过日。“谁能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给他得诺贝尔奖。”

评论:这和第三条还是一样。你的前提是,我们还必须按照过去的结构来管理国家的经济,来确保权力结构,来确保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果你必须保证这个前提的存在,那么,最终也只能等到这个前提确实是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时,再来吃苦果。

“第五,货币发行太多。”谢百三说,货币发行之后要找地方“赚钱”,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就像黄金,它稀缺,就会涨价。

评论:到底那是本,那是末?如果一件大事已经明显做错了,你还是继续基于一个基础,政府必然会继续按照那个同样错误的逻辑,继续做下去,那么,我觉得,他还是应该读读我在23年前出版的那本书,理解一个逻辑——预测的自成功与自失败。如果政府缺乏基本的理性,没有起码的治理智慧,那么,我更看不出来,在那样的治理土地上,你继续花高价买房,你的理性又跑到哪里去了?同样的价钱,如果在中国无法获得足够价值的生活品质,消费者不会跑到其他国家去消费吗?现在不就是按照这种逻辑在进行吗?

“第六,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在捣乱。”谢百三说,美国QE2目标直指中国,QE3或将推出,这些货币政策对中国产生了“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评论:指责他人总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好的托词。泡沫最终还得有个价值基础,就像气球,你虽然可以吹大,但是,也还是会有个限度。而且,货币占有到一定程度之后,选择的自由就会大很多,就可以超出国界!

“第七,缺乏好的投资渠道。”谢百三说,18年过去了,国内的GDP增长了20倍,股市却增长2倍不到,所以股市是亏损的,无法投资,因而很多投资者转向房地产业。

评论:中国人的创新就那么简单的几招。世界上也只有那么几棵树可以吊死人!房价高到一定程度上之后,你还能够承担得起,那么,你的投资机会就没有限制了。《世界是平的》,去读读这本书吧,先生!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寄一本给你。

“第八,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还有需求大。”谢百三说,中国正在进入城市化的高潮,中国农民进城后,如果打算不走了,那就要买房子,买不起就是租,租就是分期付款的买,这种情况造成对房子的需求巨大。

评论:这似乎又回到了第一条,只是更关注于宏观层次了。只是,大都市也还有一个“规模效率递减”问题。而个人又是理性的。如果政府引导合适,为什么人们就得明知是刀山火海,还是要跳进去呢?

“第九,大学毕业生不愿意离开大城市。”谢百三称,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达700万人,很多人不愿回农村,“这样房价怎么跌?”

评论:大城市是不是还能新兴?小城市是不是能成长?城市规模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就是经济个体自己的理性调整?即使是公司,他们在大城市扎根的基础,会不会因为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而不得不正视自己当初决策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化之后,是不是就必然是理性的调整?

结论:实在是读不懂这许多牛哄哄的逻辑!来自政府的,学者的,还有学者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政府对自己行为是不是该理性调整的理解。

呜呼哀哉!可悲可叹!可怜了,我的中国同胞!
发表于 2011-12-3 13: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国事,关心也不对,不关心也不对……
发表于 2011-12-7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说房地产的审批手续要一百多个章,这其中有多少蛀虫啊,n个多人在发房地产的财,哎
发表于 2011-12-7 13: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总在毛,地价总在长,所以房价永远是长的。
发表于 2011-12-23 0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