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8|回复: 13

【求助】关于转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很多关于转捩的描述都会提到来流湍流度。可是如果来流都是湍流了还存在什么转捩问题?另外,叶轮机械里面在前面的级上就已经转捩成为湍流了,为什么后面的级的叶栅上也存在转捩问题~?
发表于 2013-11-29 13: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首先你要确定什么样的参考文献是可信的,然后根据可信的资料,确定什么叫转捩,然后再来看你的问题。

另外,来流的湍流度和来流的扰动量本来应该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把来流的扰动当成来流的湍流度。我不认同二者是一个东西。这样回复你,你看文献还有什么疑问否?
发表于 2013-11-29 1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这方面也请各位大佬澄清一下,我真的很反感写文章著书的人用词不规范,搞到最后很容易毁人,而不是诲人~
发表于 2013-11-29 22: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onesupeng 的帖子

您不就是论坛中的大佬吗?你就推荐一本权威的教科书吧。
发表于 2013-11-29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楼主问的问题有点意思。比如飞机在天上飞行。大气的流动基本是湍流。机翼并不觉得那是湍流,还是有转戾现象。机翼感觉的是非定常来流。这个也许是sears当年的博士论文的应用背景。我没有读过Sears的论文,所以,我只是瞎猜一下。

叶轮机械中基本没有转戾问题。因为绝大部分的叶片都是在强烈的非定常流的环境中,来流的湍流度非常高,尺度也一致。转戾一般只有第一级,尤其是风扇才重要。因为来流是很安静很均匀的。风扇的前缘的形状以及表面光洁度对风扇性能是很重要的。你说的后面级中也有转戾问题,也许你搞的是蒸汽轮机低压级的设计。那里压力低,雷诺数可能也比较低。不过我也不是很熟悉汽轮机中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通流 于 2013-11-29 23:04 编辑 ]
发表于 2013-11-30 0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分外流和边界层内流两个区域来考虑?大气湍流是在外流中,边界层里还是有一个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而大气湍流则可以当作外流的扰动来处理。
发表于 2013-12-1 0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轮机械里面在前面的级上就已经转捩成为湍流了,为什么后面的级的叶栅上也存在转捩问题~?

我觉得湍流在遇到后面的叶片时,也会存在滞止点(相对叶片),然后重新发展成湍流,这个过程就会再次出现转捩问题。
发表于 2013-12-1 1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绝大多数的情况,后面的叶片的转戾问题基本不是问题。因为气流几乎一到叶片就成为湍流了。认为转戾重要的大概只是搞转戾的人编的故事吧。
叶轮机械是个范围较广泛的领域。泛泛而谈的转戾问题,对于实际基本是毫无用处。如果觉得转戾重要,那么就要对具体问题而言的。不知楼主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nesupeng 的帖子

首先谢谢您~!
那我可以把来流湍流度理解为有些文献中提及的层流脉动么?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周华 的帖子

谢谢~!我和你的理解比较一致~!那这样的话使用带间歇因子的转捩模式来进行模拟岂不是很纠结?在如果自由来流中是湍流那么间歇因子的分布只有在边界层前缘有一部分是层流不为1;如果来流是层流那间歇因子要怎么分布才是合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通流 的帖子

谢谢~~我弄得是飞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叶栅转捩模拟。最近看的几篇文章中说前面叶片的尾迹会触发后面叶片的非定常周期性转捩和逆转捩的过程~看作者的意思认为整个流场各级叶片都是有转捩问题的~~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4: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通流 的帖子

谢谢~~我弄得是飞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叶栅转捩模拟。请问您有没有计算过一些叶栅呀?我没什么经验呀~~如果直接用不加转捩的湍流模式的方法来计算叶轮机械,能够获得和实验结果对应得比较好的结果吗?O(∩_∩)OTHANKS~
发表于 2013-12-1 23: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清青小溪 的帖子

我弄得是飞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叶栅转捩模拟。
---------------------------------------------------------------
我认为你的出发点并不是合理的。并不是说因为你是搞叶栅转戾的,转戾就变得重要了。举个例子:多级压气机设计的最好的是GE。GE的主要设计工具是流线曲率法。这是60年代正式发表,而起点是与吴仲华以及GE蒸汽轮机的工程师们工作。PW是发动机用CFD的先驱。但他们的压气机总是出问题。按照PW的人说法,自从PW用CFD作为主要设计工具,PW的发动机就开始有喘振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2: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通流 的帖子

嗯~!很感谢!关于发动机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