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告诉人们,太强和太弱一样,都会是不安全的。太强了,就会造成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成为其他国家的“敌人”。而太弱当然也是不行的,容易被其他国家欺负,失去安全。 强大要有一个“度”,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失去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兴衰\"沉沦史就是最典型的范例。
上世纪八十年代雄起于世界的日本经济十分张扬显赫,四处扩张,“日本威胁论”甚嚣尘上,结果是四面楚歌,招徕了一片喊打声。经过了一番痛苦的体验后,日本吸取了教训,一改其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势,借泡沫经济破裂后的短暂颓势,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始终无法从颓势中走出、失去了10年美好光阴的虚弱巨人。世人面对这一光景,无不为日本的夕阳西沉而感慨万分。一改过去对日本戒备和警惕的心态,转而用同情或嘲笑的目光关注和打量起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经济“巨人”了。
那么日本果真是不行了吗?日前《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经济仍然高度发达日本人为什么要装穷》的文章,指出“在世人看来,过去的十年里,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国内问题百病丛生;日本人一直在哭穷,在叫苦,似乎要让世人对他们这些见人鞠躬的谦谦君子给予更多的怜悯。日本人甚至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与其一衣带水、有着说不清恩怨的中国,热炒‘中国制造\';与‘中国威胁\';???然而,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阴谋\';!”
为此,此时人们希望知道的是,在日本衰而不败,弱而不倒的虚假的表象后面所隐藏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阴谋”,而这一\"阴谋\"又是基于怎样的一种安全战略的考虑,日本究竟是在以怎样的方式和手法贪婪地在全球敛聚着财富,并在经济上继续支配着世界的呢?
一、日本的崛起和全球出击
众所周知,美日关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约10年间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这一时期日本一直是美国的“重大威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制造业已迅速凌驾于美国制造业之上,日本经济正可谓是如日中天,独步天下而傲视群雄。日本乘冷战中的两大超级大国一个奄奄一息,一个遍体鳞伤之机,开始问鼎世界,向超级经济大国美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日本利用自由贸易原则,以经济进攻的方式不断侵吞美国市场。1985年广场会议后,日本趁日元升值之机加大了对美进攻的力度。日本的一些大的跨国企业集团利用它们的优势打头阵,率先在美国登陆,尾随而至的各企业军团也挟巨资如群蜂般纷纷登陆美国,向金融业,服务业,游乐业,制造业等领域大举进攻,劫城掠地,挥金如土,不仅让美国人惊恐万分,而且也使整个世界为之而震惊,世界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大的日本旋风。
不屑几年日本就取得了赫赫“战绩”: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人偷袭过的珍珠港夏威夷,几乎已整个地被日本人用重金买下,1986、1987年两年,日本在夏威夷的房投资就达65亿镁元以上。日本买下了珍珠港海滩区2/3的豪华酒家、大批楼房、大餐厅、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畜牧场和种植园。每年到夏威夷的数以百万计的旅客中,日本人占1/5。很多美国人对日本人再次袭击夏威夷深感忧虑。檀香山市市长疾呼:“檀香山市快变成东京的一个区了。”夏威夷俨然成了供日本人休假疗养的“乐园”,宛若一个“新殖民地”。美国大陆本土也四处告急,城池连连失守。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收买了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索尼公司动用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大厦失守;花旗银行总部大厦易帜;莫比尔石油公司总部大厦陷落……。日本通过投资来“收购美国”,逐步取得了对美国经济命脉的控制,而美国却无还手之力。据统计,1980年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0倍以上。日本人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14%);控制了加利福里亚州银行业资产的25%以上以及其未清偿贷款的30%;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是日本提供的。
日本的“全球出击”,使日本的海外资产净额有1982年的250亿美元,上升到1986年的1800亿美元,1987年的2400亿美元。到1992年底,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为20352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5216亿美元,两者相减,其纯资产已高达5136亿美元,连续两年据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第二位的德国(3339亿美元)。从1986年到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资达到了创记录的高峰,5年之间总数高达近4000亿美元。仅1989年一年日本的资本输出就达到了1794亿美元,其中证券投资1119亿美元,直接投资为675亿美元。
日本的猛烈攻势,不断勾起人们对昔日日本的回忆,在欧美“狼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呼声最为强烈的首当美国。美国新闻出版界率先发起了“鞭打日本”的攻势。美国著名罪案小说家迈克尔·克赖顿在新著通俗小说《日升》里,直言不讳地把美国的许多经济问题都归咎于日本财团的阴谋。之后一本本攻击揭露日本的书不断地涌现市场。1989年,奥尔费写了一部《日本力量之迷》,把日本描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非道德的社会。在《影响力的代理》(1990年)一书中,作者帕林·乔特认为,东京付钱买通了有影响的美国人,试图在政治上有效地支配美国。《不平等资本》(1991年)一书抨击日本企业操纵了美国的资本市场,而美国企业正因此受损。在《日本权力游戏》(1990年)一书里,作者断定日本正在针对美国的主要工业。美国人还想起了珍珠港战役,《珍珠港幽灵》一书(1991年)的作者瑟斯顿·克拉克表示,在一场比珍珠港战役更持久战争里,日本打赢了经济战,把夏威夷变成了它的经济殖民地。1989年在美国国会传阅着一份《日本对美国经济侵略的文件》,言词激烈地指出,美国正面临着两种世界战争,即与苏联的军事斗争和与日本的经济、技术斗争。并警告说,如今与日本的斗争更加关键,因为这关系到美国的生存。认为日本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存在,美日关系已处于战争状态。指出美国拥有核武器,有足够的能力阻止苏联的进攻,但却没有相当于核武器的经济手段足以阻止日本的经济、技术侵略。如果让日本乘胜前进,而美国又逐渐丧失与苏联抗争的能力,那么最后美国将全面沦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美国的某家杂志社,也在新出版的一份杂志的封面画上刊登了一张穿着日本和服的自由女神的画像,引起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震动和悲哀。
在欧洲,法国的一位任期很短的总理伊迪斯·克勒松说,日本买下了美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欧洲。并告诫欧洲人说,日本人是蚂蚁,一心从事着征服世界的战略,日思夜想着如何向西方进行勒索。许多欧洲的政治家和官僚也都普遍地认为,美国是日本80年代的目标,欧洲是日本90年代的目标。日本人在欧洲的投资从1980年的数亿美元直线上升到1991年的540亿美元。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也引起了一阵阵“对日本的恐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