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1|回复: 0

小说《指环王》创作灵感源自古芬兰神话史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6 18: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被托尔金在《指环王》中描写的神秘中土世界征服,陶醉于其中。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更是让全世界观众大饱眼福。《指环王》想象瑰丽丰富。其实,托尔金创作的魔幻世界和性格各异的角色都能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和地理中找到根源,从世界大战到支配了托尔金一生的芬兰古代语言和神话史诗,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老的芬兰语言和史诗
  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远赴芬兰的边远之地,发现了北欧神秘的过去世界深深影响了托尔金的创作。
  戴维斯是国家地理驻会探险家,为了研究芬兰,他旅行到了芬兰的Viena Karelia地区。该地紧邻俄罗斯边界,一直到十九世纪,这里都是一种独特的芬兰语方言的最后避难所。
  现在几乎所有的芬兰人都说芬兰语、瑞典语,在某些地区规定使用俄语。但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区,一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芬兰方言。这种方言通过口头形式的诗歌传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在Viena Karelia地区,这种口头语言仍然存在,不过现在只存在于唯一的唱诗者的记忆中了。他是芬兰的最后一位唱诗人,名字叫贾斯·郝维恩。这位老人是芬兰神话和语言的活链接,从前这种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从未间断过。
  “当面聆听这样一位老人演唱一段史诗,那是一件让人震惊不已的事情,”曾经跟郝维恩会见过的戴维斯说,“因为这种演唱是如此有力量,即使你不会芬兰语,当你听的时候也会被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深深打动。”
  “如果你知道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再背诵这些诗歌,你就会感到你正沉浸在即将逝去的历史中。”当郝维恩辞世的时候,这种唱诗的传统也就结束了。再没有一个年轻人能够领略到史诗的广阔深度了。
  但是,古老的诗歌却不会随着郝维恩的死一起逝去。在19世纪早期,一位名叫埃利亚斯·伦洛特的芬兰乡村医生在Viena Karelia地区发现了这些古代诗歌,立刻被迷住了。他把这些口头传说、抒情诗歌收集到一起,整理出版了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后来《卡勒瓦拉》对芬兰语言的形成和国家的文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唤起了芬兰民族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维斯说:“这太完美了——口头传唱的史诗造就了现代民族国家。”
  中土的创作灵感源泉
  《卡勒瓦拉》,不仅激发了芬兰人的民族觉醒,还让一个叫做托尔金的学者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一个魔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无疑是由芬兰语言和神话转换而来。
  1955年6月7日托尔金在写给别人的一封信中,回忆他在埃克赛特大学图书馆发现芬兰语法时的兴奋:“那就像发现了一大瓶窖藏葡萄酒——别人从未品尝到它的芳香的绝妙的酒。这让我异常迷醉,我放弃了发明一种日尔曼语的企图,因为我自己发明的语言芬兰色彩变得越来越浓厚。”
  芬兰语让这位年轻的学生如此兴奋,最终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创造了充满感情的中土矮人语言。托尔金自学了古代芬兰语和现代芬兰语,能够直接阅读芬兰语的《卡勒瓦拉》,这使托尔金创造的传奇世界更多的打上了芬兰神话的色彩。对比《卡勒瓦拉》和托尔金的传奇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人物性格和英雄旅程。
  《卡勒瓦拉》描写了狡猾的魔鬼、匪夷所思的世界、动物变成人、带有神秘力量的宝物等等。《卡勒瓦拉》的主题是三宝(一种带来财富的神磨)的制造、被夺和找回。为争夺三宝,象征光明和善良的卡勒瓦拉三英雄(万奈摩宁、伊尔玛利宁、勒明盖宁)与象征黑暗和邪恶的波赫尤拉的女主人娄希进行斗争。戴维斯称《卡勒瓦拉》是一个“灵魂之旅”,“很明显,托尔金掉到这个故事中去了。”
  托尔金的读者一直认为中土世界的想象来源于英格兰乡村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并且认为霍比特人山姆(hobbit Sam)的形象来源于英国农民。但是这位熟读《卡勒瓦拉》的作者,一定在芬兰神话中广袤多雪的云杉林里,得到了更多的有关矮人世界和他们的语言的灵感。(编译/孟凡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