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周华在 2004/03/17 01:24pm 第 1 次编辑]
中国发展思虑]收费的高等教育和不免费的义务教育
[江中沙金] 于 2004-03-16 08:55:43上贴
--------------------------------------------------------------------------------
[中国发展思虑]教育大跃进及其后果(二)
在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软着落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中央适时推出了刺激内需的政策;作为内需大框架下的一个步骤,教育产业化走上前台。而更为迫切地缩小城乡差别等许多议题在维持经济和GDP高速增长的主观愿望下被急功近利地掩盖。结果是全国经济勉强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许多原先不存在的问题却萌发出来,原先不严重的问题暴露出来,原先不关键的问题致命起来。而在其中教育首当其冲。
1996年之前,教育领域固然存在问题,教育方式固然存有改革需求,但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却并不是负担,更不是祸水,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时,教育远没有成为老百姓过多的恶性经济负担的来源;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整个上尽管并不尽人意,但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与中国高度教育的颜面,特别是在与印度高教的比较上;素质教育即使呼声很高,却并没有被庸俗化,没有陷入为素质教育而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怪圈……。可惜的是,1990年代末,特别是1998年开始的以教育产业化为标志的教育“大跃进”行为,使教育在获得了很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前景却并不喜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具有无可质疑的重要意义。当基本的人类繁衍没有明显危机时,教育在前后人延续和上下代继承上理应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下一代,人类会灭亡;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下一代,人类文明不可能稳步前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城市,一个乡村都是如此;在今天这个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竞争不再靠蛮力的时代,教育更是在彼此间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在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教育都功勋卓著。日本明治维新后,我们容易看到日本军事化的武装进程,却也会轻易忽视日本以教育为抓手前赴后继地对国民素质进行再造的过程。韩国、台湾的工业化奇迹,固然有美日的因素,但更多地也离不开韩、台两地全民教育的成功。我们不能指望,起码在短期内,我们不该期待中国有像美国一样吸引全球第一流优秀尖端人才蜂拥而至的能力,也不能永远延续目前这种靠落后地区源源不断地供给城市和发达地区以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方式。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借助外资强力推进,也可以在短期内发展通过敲骨吸髓似地剥夺民工的简陋制造业来低水平推动,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权势终究要为资本说话,而劳工也必被苦难觉醒。制造业是迅速改变农耕遗留的必经之途,却不是现代化的主要之径。产业形态的升级和劳动力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必然要求具有较高层次的人才和劳力,而且一旦完成跃迁,必会对现有的很多生产形态和生活形态予以颠覆,从而会使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连生存都会很困难。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其中的功能必会愈加地凸现出来。精英教育可以指望国外,比如晚清以来数目庞大的中国留学生游学海外,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但基础教育只能依靠我们自己。落后国家指望赶超先进,指望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比民众更大。
仅仅只有生产总值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改善的只是物质享受和娱乐形式,而教育才是整个社会灵魂重塑的关键。一代教育垮了,受害的不仅仅是一代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仅仅只限于一、二十年:教育的错误甚至失误,是无法弥补的;教育的失策乃至偏失,是难以宽恕的。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各类教育,“突飞猛进”,可以用来形容它们的数量增加和收费提高,却掩饰不论空洞的假相,掩藏不着深深的问题。由另一个部落、民族或者种族来促成亡国灭种,在人道主义已经成为普适价值观的现代社会不太可能再现。除非人类突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否则人类必然能保持种族延续。但变化并不能保证就是进步,这种延续也无法保障更高的质量。进化论,那需要极其漫长的时期方才可以被证明,在短时期内,倒退一直存在可能,不仅对于作为“类”的人,也对于作为民族一分子的人,也对于作为一个特定区域中生活的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马太效应,一朝形成,可能在一个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反正。能避免马太效应的,永远都是少数的幸运儿。勉强的延续,我们不需要寄予太多的希望,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易实现;倘若真正的希望能有所改观并朝更好的方向变化,我们就必须找准着力点,善使巧力。
一个正常人品质、能力的大体概貌在大学学龄之前就已经定型。而这显然该是义务教育的范畴。1996年之后,经济发展的成就卓著,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此时此刻,在国家把高等教育的责任放给社会的同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理应由国家接管。可惜的是,在高等教育收费带动下,高中教育也跟着收费了,而初中、小学教育也逐步的民营化。民办教育,由民间有识之士承办的好的民办教育,提供给社会上财力较为雄厚的先富起来的人群以更高级的优质教育,确实无可厚非;但这仍不宜过广,它只适合社会上极端富裕的人群。完全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高等民办教育出现得越多,即使尝试失败,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国家,危害都不会太大,但民办基础教育则不然。从事基础教育的民办学校出现得过多,公办中小学教育要么加速低质化,要么对公办优质教育以不亚于民办学校的收费变相地高收费化,提高不该存在的门槛,使这个望子成龙迫切的国度里的中下阶层,要么为了供养小孩接受到优质教育而无力改善自己生活条件,不仅自身幸福感缺失,而且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公正公平;要么只得放弃让小孩接受到高收费的优质教育,而让整个家庭在可预期的未来继续落后下去,加速加深已经存在的两极分化。这不仅适合于落后地区,也适合先进地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到高等教育,因而为了公平起见,高等教育适当收费无可厚非。而一般高等后教育,特别是非应用型的研究生教育,需要一定的天分和资质,且在社会进步中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位置,是基础研究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由国家供养也无由诟议,但必须以保证其高门槛、小批量为前提。否则,泛滥低质就会让一般高等后教育,失去意义,也会加速国家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培养学生爱国的感情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说教,更要靠学生对国家的感激。对是凡正常的人,提出知恩图报的要求并不过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纯粹的国家组织的义务教育。先前因为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太低,全社会积累还十分不足,政府即使有愿望,也难以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义务教育还主要由家庭来承担,政府负担极其有限。但是,从1990年代末以来,国家财政收入以超过GDP10、20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快速增加。如今,再以国家财政能力有限,无力承担免费的义务教育,则是活脱脱的借口。义务教育不能名副其实,相反,以民办贵族学校形式遍地出现的还在变相地加重家庭对小孩在义务教育范畴里的责任,就不仅仅是国家的能力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了。
教育即使具有商品的部分属性,也不该是商品。教育在民族提高素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代表教育不该收费;教育收费可以存在,并不代表所有的教育都该收费。在政府财力相对已经充足后,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前高等教育都理应进入义务教育的视野。当年提出只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依据,即使没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必已事过境迁。当1990年代末,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到了新型工业化的门槛之前,恢复对高等教育的适当收费,情有可缘,但继续把高中教育隔绝在义务教育之外,使之成为教育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战场,并进而诱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化的盛行和学前教育商品化,则实在有点偏颇。
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但他更属于社会。培养下一代,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更义不容辞。;如果社会对高等教育扩张的要求已经刚性,义务教育就不该仅仅再仅限于九年,而该顺水推舟地扩展到十二年;如果高等教育一定要培养费用推向社会,义务教育就该彻彻底底的“义务”化。
(待续)
零星草于2004年3月中旬,录入于3月15日晚
欢迎访问churchy的blog -- [飞嘘视野]
尊重原创,用心书写,以诚交友,一以贯之
域名 http://churchy.blog@bbs.nju.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