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6|回复: 6

《自然》杂志揭批中国科研造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4 1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自然》杂志称官僚干预学术推动中国科研造假

2010年01月14日 01:58 汉网-长江日报印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12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头条刊文《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文章说,由武汉大学进行的调查估计,中国买卖论文等造假行为的市场在2009年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

文章使用两个自然段介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的论文买卖估算方法和结论,在另一自然段强调了沈阳的研究结论。

获悉《自然》杂志刊文介绍沈阳买卖论文研究,记者昨日采访了沈阳。

沈阳证实,1月10日上午,《自然》杂志一名编辑通过国际长途电话联系他,表达了对他的研究成果的高度关注。在达成不带政治偏见、仅就学术报道、严守研究对象和机构隐私的共识前提下,他同意接受《自然》杂志采访。

沈阳介绍,几天来,他先后9次通过电子邮件向《自然》杂志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报告、实地调查材料、照片、不含隐私信息的QQ聊天记录、央视所拍摄的他的软件分析工作流程画面、中央及地方媒体跟进调查和结论确认的报道、网友反应及质疑等材料。此间,《自然》杂志编辑3次发电子邮件给他,提出问题和要求。

沈阳透露,《自然》杂志编辑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了多个论文买卖深度研究的更富挑战性的话题。他答复,将会进一步思考未解决的问题。《自然》杂志还问及《科学》杂志是否联系过他。

英国《自然》杂志

英国《自然》杂志是一份周刊,创立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和最权威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之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线的研究结果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

它刊载的最新科学信息经常被世界各地新闻媒体作为最可靠来源而广泛转载,它的科学文献被引用率位居世界科技类刊物之首。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研究突破等。

《自然》撰文披露官僚干预学术推动科研造假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记者昨日登录《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看到题为《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的头条评论文章(如右图)。

文章说,中国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学术造假事件凸显,中国的学术评价系统过于强调发表论文。文章认为,中国科研人员需要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可能促进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文章引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一位负责人的话说,许多人认为,急功近利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

另一个被广泛提起的原因是官僚干预学术活动。文章引用方舟子的话说,中国的大多数学术评估——人员聘用、晋升、资金分配等——是由非该领域内专家的官僚主义者执行的,“结果,数数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评价研究的质量,就成了评估的标准”。

文章还引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对造假者(包括牵涉有声望科学家的著名造假案例)缺乏严厉的制裁,也助长了学术欺诈的蔓延。当对这些著名案例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就释放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号。

文章透露,中国科技部曾组织对科研造假行为进行调查,但结果尚未对外公布。

文章称,《自然》杂志从多种渠道设法探知,在调查涉及的中国6家顶级研究机构的6000多名科研人员中,大约1/3承认有过剽窃、造假行为。

《柳叶刀》发表社论呼吁中国重振科研道德规范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1月9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的社论(如右图),指出中国要防止学术造假,应该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健全处理学术投诉的制度。

英国《柳叶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具有同行评审性质的医学期刊之一。记者昨日登录《柳叶刀》电子版,找到名为《Scientific fraud: action needed in China》的社论。

《柳叶刀》在社论中指出,这种大规模的造假让人失望,不仅浪费了研究时间和金钱,而且会使得研究者、研究机构和期刊本身的声誉受损。《柳叶刀》也遭遇过造假事件,一名挪威癌症专家承认他于2005年10月发表在该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中列举的数据纯属编造。
发表于 2010-1-14 2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技部曾组织对科研造假行为进行调查,但结果尚未对外公布。
-----------------------------------------

这种造假的事,还不是被科技部,教育部的评审制度逼的。从来没听说过,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数论文的。
发表于 2010-1-15 1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刚收到Physics@nature.com 14 January 2010的通讯邮件,里面确实有这篇新闻稿,作者是Jane Qiu,后面一大堆评论都是中国人发的,说什么的都有,真热闹!

下面是Full text链接: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112/full/463142a.html
发表于 2010-1-18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研论文数仅次于美国意味着什么

BW中文网讯,2008年夏天,美国《自然》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富于启发性的短文。这篇文章回顾了数百年来如帝国兴衰般的全球科学研究的变迁。比如,1740年时世界科学的中心是在法国,接着转移到德国,其后是英国,再 后来是美国。作者还发现,全球科学领导地位的每 一次重大转移都有迹可循:“每一个走下坡路的科学强国,特别是在衰落初期,都错误地以为本国体制比以前表现更好,高估自己、低估别国的创新。精英人物可能根本没想到中心的转移。”

美国决策者已注意到本国科研和工程实力的相对衰落。比如,当前美国学生的成绩在科学领域排名第21位,在数学领域排第25位,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是垫底。我在此想提到有关中国的几个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强调加强创新教育对美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性。
中国与科学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毛主席不放心科研“精英”,曾说“人比武器重要”。但是,在中国步兵与美国坦克在朝鲜短兵相接之后,中国领导人改变了想法,1955年中国人决心制造核武器。当时的中国还不知如何开采铀矿,且国民生活水平也比较贫穷,可以说这个目标是出奇的大胆。

但核竞赛激发了该国对科学的热情,到1964年,中国有了原子弹——据美国外交学会亚洲问题专家、《中国的技术勇士》一书的作者埃文·费根鲍姆说,这一成就“提醒某些人,不要怀疑中国领导人不计代价地攻克他们国家薄弱环节的决心”。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发展势头消失殆尽,中国科学研究千疮百孔。其后的“863”计划力图重振核竞赛的精神,使中国为该国科学家预言的“知识战争时代”做好准备。

此外,中国着手争取海外人才回国。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待遇并不好(中国社会曾流行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些中国专业人士外流,壮大为美国硅谷的最大移民群体。为吸引学者回国,1994年中国发起了“百人计划”,对归国人才许以资金和身份地位。今天,中国已成为破解人类基因组的6个国家之一,是其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中国成为第三个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为衡量科学进步的速度,研究者通常会考察一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在1995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核心类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14位。到2007年,中国已超过日本,现在仅次于美国。中国科研的差距正在缩小。

研究者罗纳德·科斯托夫2006年曾就职于美国海军研究部,当时与同事共同研究了中国的科学发展状况。不久前,我联系了科斯托夫,让他谈谈美国在科研论文中国肯定无法跟美国相比,但他们在不断提高。我相信,从质量上来看,他们造成威胁是迟早的事。”

本文来源:《The New Yorker》
发表于 2010-1-18 13: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这篇是从正面看论文数量的价值,原文来自BW中文网,发在这里算平衡报道。
发表于 2010-1-18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正在叫质量了嘛。

但这种局面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但我们每一个人从我做起,尽量往不灌水,高质量靠拢,数十年后,事情会有改观的
发表于 2010-3-12 0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嘿嘿。

中国人十年时间将某杂志办到影响因子8,这个质量够高了吧?

昨天是SCI文章数量;今天是SCI文章质量;明天将会是SCI评价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