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8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研论文数仅次于美国意味着什么
BW中文网讯,2008年夏天,美国《自然》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富于启发性的短文。这篇文章回顾了数百年来如帝国兴衰般的全球科学研究的变迁。比如,1740年时世界科学的中心是在法国,接着转移到德国,其后是英国,再 后来是美国。作者还发现,全球科学领导地位的每 一次重大转移都有迹可循:“每一个走下坡路的科学强国,特别是在衰落初期,都错误地以为本国体制比以前表现更好,高估自己、低估别国的创新。精英人物可能根本没想到中心的转移。”
美国决策者已注意到本国科研和工程实力的相对衰落。比如,当前美国学生的成绩在科学领域排名第21位,在数学领域排第25位,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是垫底。我在此想提到有关中国的几个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强调加强创新教育对美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性。
中国与科学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毛主席不放心科研“精英”,曾说“人比武器重要”。但是,在中国步兵与美国坦克在朝鲜短兵相接之后,中国领导人改变了想法,1955年中国人决心制造核武器。当时的中国还不知如何开采铀矿,且国民生活水平也比较贫穷,可以说这个目标是出奇的大胆。
但核竞赛激发了该国对科学的热情,到1964年,中国有了原子弹——据美国外交学会亚洲问题专家、《中国的技术勇士》一书的作者埃文·费根鲍姆说,这一成就“提醒某些人,不要怀疑中国领导人不计代价地攻克他们国家薄弱环节的决心”。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发展势头消失殆尽,中国科学研究千疮百孔。其后的“863”计划力图重振核竞赛的精神,使中国为该国科学家预言的“知识战争时代”做好准备。
此外,中国着手争取海外人才回国。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待遇并不好(中国社会曾流行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些中国专业人士外流,壮大为美国硅谷的最大移民群体。为吸引学者回国,1994年中国发起了“百人计划”,对归国人才许以资金和身份地位。今天,中国已成为破解人类基因组的6个国家之一,是其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中国成为第三个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为衡量科学进步的速度,研究者通常会考察一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在1995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核心类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14位。到2007年,中国已超过日本,现在仅次于美国。中国科研的差距正在缩小。
研究者罗纳德·科斯托夫2006年曾就职于美国海军研究部,当时与同事共同研究了中国的科学发展状况。不久前,我联系了科斯托夫,让他谈谈美国在科研论文中国肯定无法跟美国相比,但他们在不断提高。我相信,从质量上来看,他们造成威胁是迟早的事。”
本文来源:《The New York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