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onesupeng

【讨论】无粘流动的意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通流说的这个是一类可以用无粘点涡叠加并利用库塔条件的思想进行数值求解

这一类问题的特点是Reynolds很大,涡脱落的位置确定,比如尾缘等。这个方法预测的涡结构和型阻还是比较可靠的。
发表于 2012-5-11 2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5-9 21:29 发表
这是一个叶轮机械方面的例子。叶轮机械的叶尖涡的流动是比较复杂的。这个搞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叶轮机械的端壁流动是相当复杂的,流动的速度梯度大,掺混不可忽略。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流动,无粘的方法仍然可以用。这 ...


我想是因为由于后面一级转子/定子使流动变向,由于涡轨迹也偏离直线。
发表于 2012-5-11 2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esupeng 于 2012-5-9 21:49 发表
恩,通流说的这个是一类可以用无粘点涡叠加并利用库塔条件的思想进行数值求解

这一类问题的特点是Reynolds很大,涡脱落的位置确定,比如尾缘等。这个方法预测的涡结构和型阻还是比较可靠的。


的确,其实最困难的工作还是预测流动分离点。
发表于 2012-5-11 2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flowinflow 的帖子

没那么复杂。后面附的那篇文章里应该有解释。
发表于 2012-5-12 06: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5-11 21:23 发表
没那么复杂。后面附的那篇文章里应该有解释。



cross flow, 差不多的意思嘛
发表于 2012-5-12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看那篇文章吧。
先来点基本的东西。在叶片排之间,由于没有叶片的作用,平均的流动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下游的叶片只对局部的流动有影响,但对总的(也就是平均的)流动方向没有影响。这也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涡的行为是由于涡本身产生的诱导流场。这个可以看一下北航徐华舫教授的空气动力学。那是一本比较老式的教材。不过有些基本的东西,特别是有势流动的例子,还是不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2: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5-12 01:52 发表
没仔细看那篇文章吧。
先来点基本的东西。在叶片排之间,由于没有叶片的作用,平均的流动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下游的叶片只对局部的流动有影响,但对总的(也就是平均的)流动方向没有影响。这也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 ...


所以,我觉得还是科研工作和工程前线的同志们说出的话值得听一听。不读书、读死书的人的话不妥
发表于 2012-5-14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onesupeng 的帖子

flowinflow真是在一线的同志,我好像也没有在二线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5-14 14:27 发表
flowinflow真是在一线的同志,我好像也没有在二线啊?


就事论事,就事论事

你做了一些工作,但不很深入。可以听一些

flowinflow 不了解,不评价

coolboy在贝努力是能量还是动量那儿,又提出新的“问题”,去看看

[ 本帖最后由 onesupeng 于 2012-5-14 15:33 编辑 ]
发表于 2012-5-16 0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做了一些工作,但不很深入。
-----------------------------------------

好像我没有讲过我做过的工作啊,怎么你就知道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1: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5-15 17:36 发表
你做了一些工作,但不很深入。
-----------------------------------------

好像我没有讲过我做过的工作啊,怎么你就知道啦?

~~~~~~~~~~~~~~~~~~~~~~~~~~~~~~~~~~~~~~~~依稀记得你吹嘘什么都会,万金油呢
发表于 2012-6-5 0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鄙见,无粘流动这块理论体现流体力学老祖宗不断思考和描述的过程,非常多的对现代工程很有指导意义,比如水轮机的设计方程。目前工程比较现实的还是理想加小修正的模式来描述工程问题,所以强大势流理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粘现在机理还在探索和完善,并未能向势流理论那么完善指导现实工程。
发表于 2012-6-5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小修正”可是消耗了大部分的研究和设计人员的时间啊。
发表于 2012-6-7 1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6-5 10:26 发表
这些“小修正”可是消耗了大部分的研究和设计人员的时间啊。


嗯,但对当前无法真正解决湍流问题之前,这也是最现实和最有意义的工程研究吧。
这也是探索真实自然界不同角度吧。
发表于 2012-6-13 0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无粘的,就无法深入理解有粘流动。不理解线性的行为,就无法搞清楚哪些是非线性的行为。

经常,一些论文用湍流,非线性来解释作者搞不清的东西。这种做法要不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