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3-12 0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辣眼深评]-我国自主研发的交通系统仿真平台的全面深入讨论:DynaCASTIM VS TESS!
xjtuits和irice思考和做的工作已经很深了. D-castim似乎比Tess宏观一些, 一上来就着眼于网络, 技术路线接近MIT的系统, 而后者微观一些, 模拟一条路上的交通.
所讲的动态分配矩阵实际上就是dynamic link choice propotion. 显然, 若该数据已知, 剩下的就是一个从路段观察量反推OD的数学问题, 求逆矩阵就是了(不过,对于1000*1000矩阵求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逆是否存在还不知道呢). 从observed time-varying traffic counts反推dyanmic OD一直是热点,Maryland大学的GL Chang苦攻了许久, 去年在北京和香港两次和他吃饭时,问到进展, 他也是苦笑. 显然, 理论上, 被观察的路段越多, 将来反推的OD就越精确, 但代价也越高. 到底设置多少个观察站为好, 设在哪里, 这是一个难以求全的问题, 有人用bi-level模型做过理论探讨.
如果只是研究一个交叉口的问题, 知道了入口流量和出口流量, 计算转湾率, 这样的问题规模很小, 是容易解决,也容易验证的. 到了包含数千个节点和数千条路段的网络里, 问题要难得多. 相应地, 寻找一条快速路入匝和出匝之间的OD也比较好处理,因为这里没有路径选择问题, 而只有行驶时间问题(即, 知道从入匝进,会从哪个出匝口出来,但由于在快速路上的行驶时间是变的,何时会从这个出匝口出来, 还不知道呢,需要计算).
是否可以暂时这样解决: 先假定OD均匀分布于所有time slice, 然后用仿真法模拟, 得到各路段的time-varying link flows, 将之与观察值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 调整各个time slice 的OD, 反复做,直到满意为止. 核心是用什么样的调整原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调整函数, 它会给高峰期的中心slices更多的权重, 两头小一点权重,使动态OD在图形上是反扣的浴盆形状. 当然,每个OD对的参数都可能不一样.
理论上,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只给整个时段的OD, 让模型有出发时刻选择功能,动态OD是内生的了. 但目前做这样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一点(比如我的DTA route and departure time choices model), 而有此功能的仿真软件还没有见到.
我赞同xjtuits对路段时间的处理办法, moving time 和queuing time两部分构成.
顺便问一句, line changing是怎么处理的呢? 在中国城市, line changing现象非常普遍, 部分司机技术好, 部分是二把刀, 所以, 模拟中国司机的行为真的是难!
此外, 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不借鉴国外的成果, 做应用工作, 就应该能拿过来就拿, 不必从头做起, 浪费时间和脑力. 如果能够将MIT的软件吃透了, 借鉴乃至直接使用里面的模块,就应该用! 将它改造成适合我国交通条件的软件,是一件大好事. 改造的地方越多(套用国语, 国产化比例越高), 最后自然就是我们自己的了. 中国轻工业近20年的发展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再一次感谢楼上的, pf你们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