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junior在 2006/09/22 01:49pm 第 1 次编辑]
是谁谋杀了莎士比亚?芮成钢评《夜宴》之一
去年好莱坞有一部喜剧歌舞片,叫《制作人》(The Producers), Uma Thurman一帮影星演的,讲的是几个潦倒的百老汇制作人瞎胡闹的故事。影片一开始,一部新剧在纽约百老汇首映,是一部音乐剧版的《哈姆雷特》, 不过制作人给改名叫作《搞笑的男孩》(Funny Boy)。 演出结束,观众走出来,边唱边议论:”It’s the worst show in town.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e, Booth did to Lincoln.” 。(John Booth 是当年杀害林肯的凶手)。 直接翻译过来,意思就是: 这是全城最差的演出,当年那个刺客对林肯干了些什么,这部戏的制作人就对莎士比亚干了什么。
反应过来了吗?这是美国式幽默对烂片糟蹋沙翁的评价。
我被朋友拉去看了一场免费的电影,《夜宴》。走出电影院时的情景和感受竟和上述如出一辙:有人谋杀了莎士比亚!
先说电影本身:
1.堆砌,堆砌,再堆砌。朗朗,谭盾,明星演员,腾格尔,叶锦添,袁和平,甚至到超女,把若干个名目毫无联系,生拉硬扯在一起,就认为是成功的方程式,是缺乏自信和无能的表示。真是什么时髦来什么,把能挣钱的全整在一起。弄钱。商业行为,无可厚非. 但莫谈艺术和品位。让我想起当年在苏黎世的名店街Bahnhofstrasse上邂逅的一位中国暴发户的太太,用Burberry, CD, LV, Prada, Omega, Bvlgari 把自己从头到脚武装了起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走遍世界了.殊不知自己一不小心把恶俗二字赋予了新内涵,跃上了新境界.
2.整个的美术,化妆,造型,个人认为走的是日本路线。虽然也可以牵强的把五代十国和中国当年对日本的影响联系起来,但还是太日了。中国的武士们也戴上了日式的盔甲和面具,甚至连自杀也学日本人一样多米诺骨牌似的剖腹。而我印象里,从项羽以前,中国人就是刎颈自杀了,武士也不带什么面具。片头的面具之舞,更是让我莫名其妙地想起了古希腊的悲剧和日本现代哑剧。在西方世界,日本的文化以它的精致,干净,比其他东方文化更容易让西方人接受,而聪明的中国人看来也有不少悟出了这一点.我尊重日本文化,也喜欢其中的精华,但反感这种不伦不类的嫁接.
3.80%的形式,20%的内容。 感觉像是广告和MTV的杂交堆砌。服装,灯光,美术,摄影等等,和前些年的武侠片一样,喧宾夺主,完全游离于剧情之外,甚至更加过分。很多场景,像武士集体自杀,老臣被乱棍打死,等等,都与故事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为了不相关的视觉效果和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而大书特书。 特别是乱棍打人的一场戏,俨然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尽然用棍棒打人的时候,也可以挑战重力。(注:西方人管《卧虎藏龙》这类的片子叫做,中国人挑战重力Gravity defying的作品。) 拍摄的时候,肯定也没少吊钢丝。
4. 影片没有用同期声,是后配的音.录音棚倒是不错,但演员口型对不上的地方,比对得上的地方多得多。太不尊重观众了。给王子配音的演员几乎在重新塑造角色,没有他,男主演的表演毫无价值。
5.故事太牵强,因为有一个中戏毕业的父亲,Hamlet我四岁就看了小人书,6岁就看了戏剧皇帝Lawrence Olivier的电影版本,十二岁就看完了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之后又看了无数电影和戏剧的版本。《夜宴》是最差的,可能仅次于《制作人》电影开头的那一部。机械的照搬莎翁原著,似乎一是为了噱头,而是是为了省事,也省了付给莎翁本人改编的费用。特别是最后王子死的时候,那一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能死真好”,让人觉得是想把那句莎翁名段,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换个方法说出来, 实在是傻!既然是借莎翁的光环, 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对白和独白, 可<夜宴>里的话,实在是想深沉却偏偏搞笑。要么是听了上句就立刻能猜出下句, 要么是根本不知所云。皇帝的演员也是选的彻底失败,一个好演员撞上一个不适合的角色,一张嘴就让人傻笑。难怪中途有人退场,散场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都在说:怎么这么傻?中国的电影票如果不是那么贵,选择如果不是那么少,相信能把电影看完的人更少。
6.电影整个是为海外市场量身定做,并不考虑中国人的认同感。据业内的朋友说:这样的电影,主要的利润还得靠海外市场。
今天的中国电影,没有大师,更多的是匠人。中国的一部分电影人们,在读懂莎士比亚之前,应该好好学习八荣八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