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2-12 13: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老人今日迎来96岁华诞
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学习!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杭州[1]。父亲钱家治(字均夫,1880年-1969年)曾留学日本。
1914年父亲钱家治到北平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迁居北平宣武门外。
1918年入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1921年转校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第一附小。
1923年钱学森入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附中。1929年毕业。
1929年秋,钱学森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八月,赴南京中央大学参加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考试。十月成为20名留美公费生之一。
1935年钱学森在清华大学导师空气动力学教授王士倬指导下到南京的航空工厂、南昌的航空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决定未来留美的学习方向。王士倬原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议钱学森入麻省理工学院,进修空气动力学。九月,钱学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费生,从上海搭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赴美国西雅图。
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专程到加州理工学院求见美国空气动力学权威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教授,征求进修意见。冯.卡门建议钱学森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进修。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冯.卡门,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
1938年钱学森和恩师冯.卡门合作,发表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边界层》、《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
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八月发表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阐明压力修正公式,后被学界称为钱-卡曼公式。因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位列美国陆军航空兵上校。
1940年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制组,研究火箭固体燃料、结构变形等课题。
1941年参与风洞研制。
1942年发表论文《风洞的汇聚风斗之设计》
1943年美军情报部探知德军正在德国境内建立大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火速拨款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下设弹道、材料、喷气、结构四组。钱学森任喷气研究组组长,成为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
1944年美国国防部聘冯.卡门为美国空军顾问,草拟未来20年美国太空研究的蓝图。冯.卡门特约钱学森到华盛顿参加他领导的国防部科学顾问小组。1944年冬,钱学森辞去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的各项职务,到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顾问组。
1945年4月,美国国防部派遣以冯.卡门为首、团员包括钱学森在内的调查组,飞往德国,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钱学森亲自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包括沃纳.冯.布劳恩、鲁道夫.赫曼[2]。冯.布劳恩应钱学森的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钱学森还视察隐蔽在不伦瑞克市郊松林中德军绝密的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和德国其他地方的风洞,撰写多份报告。冬,钱学森由助教晋升为副教授。
1946年发表论文《超等空气动力学》、《超等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力学》,主编《喷气推进的新天地》论文集。八月,应聘麻省理工学院,辞去加州理工学院和喷气推进实验室所有职务。
1947年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九月,与声乐家蒋英在上海结婚。
1949年应聘为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
1950-1955年,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美国,钱学森无法进行正常的科研,并受到严重迫害。有消息称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钱曾受到美政府邀请,但因其只补偿不认错的态度而拒绝前往。
钱学森回国。
1955年10月,在中、美政府长达几个月的日内瓦双边会谈之后,钱学森得以回国。
1956年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首任所长。
从1956年起,钱学森开始在中国建设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并任该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指导计画协调技术。1958年开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58年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共同倡议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59年8月,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他为建设中国火箭弹道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与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勳奖章。2006年10月,与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