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2|回复: 14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 19: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信人: kacmoody(反常),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转载][zz]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5年03月02日11:23:5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Union 讨论区 】
【 原文由 dlchen 于 2005年03月02日10:38:53 星期三 发表 】
Web Features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20 March 2003)  
听着: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学家都如生活炼狱之中,倍受煎熬。伦敦已是深夜,
Deborah Dormouse依然辗转难眠。她已经焦急地等待了4周,她不知道如果她打电
话给 《自然》杂志的编辑询问她的论文处理情况是否会产生负效应。在阳光灿烂的悉
尼, Wayne Wombat正在大发雷霆,因为他的学生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拒绝了,
《细胞》杂 志正在请他审阅一篇内容相似的论文,他要对之实施报复。在旧金山,
Melissa Mariposa阅知她递交给《当代生物学》的论文必须缩减一半后才能被重新考
虑。她不得 不忍痛删除一些关键数据,并且极端简化结果,因为她的博士后需要将这一
期刊列在他 的简历上,否则他就得不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工作。
一篇论文是否能发表取决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科学家们 正
在孤注一掷地只将论文投递到少数几个顶尖的期刊,然后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论
文,讨好编辑。这种做法最终危害了论文发表的目的、文章的可获得性和研究质量本
身。
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日益加大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更是 助
长了这种趋势。甚至在我们的日常言语里也反映出对顶级期刊的迷恋 - 我们说某人 是
一位好研究生,是因为他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认为期刊比科学 信
息本身更重要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否
则我们就失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部分原因是掌握经费和职位分配大权的人在评价科学 家
时不是评价研究本身,而是根据“表现指数”来衡量,因为将恍┦旨悠鹄幢妊纤?地
思考一个人的成就更容易。管理者正在窃取科学家们的权力,他们营造出“成绩责任
制”文化,目的是建立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有效地控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结
果, 这使得社会成为了一个“审计社会”(Audit society):每一项指标都被精确地
计算, 最后指标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样的“审计社会”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在名单中的排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成
为评价科学家的依据。在日本、西班牙和世界其它地方,这种评价方式发展到成为精 确
的公式化行为。但是,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对此全部负责,很多科学家们热情地参与 其
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为的指标成为科学工作的目标?尽管有各种堂皇的理由说,
将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会有更广泛的阅读量,但是,当我们将期刊的重要性置于科学
本身之上时,我们就是将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变成了俗气和无教养之辈。 (我们就是将
自己在学术界置于平庸之辈。)
一些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如此热衷于期刊的名 望
呢?这里有心理和职业两个方面的原因。年轻的科学家们将在好期刊上发表一篇好论 文
视为进军科学皇冠的起点。而已有声望的科学家则希望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以证明 自
己仍有高见。与在科学发现的王国中树立声望相比,所有的人都逐渐认识到,在当今 实
实在在讲求硬通货的审计社会中聚集“资本”更为安全和容易。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 的
社会疯狂地追求知名度,科学家们也身不由已。许多科学家在自己的工作被媒体报道
(无论准确与否)时会心存感激,而那些领头的杂志也通过新闻发布来为此铺平道路。
比如说,西班牙的大报El Pais就经常会对西班牙科学家在Nature,cell和Science上
发 表的任何文章进行特别报道。
后果
这对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作者(黑体)必须决定什么时候、怎么写他们的研究工作。写论文的理想的时刻是在 某
一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并获得了可信服的信息之时。但是,现实的做法常常是在有可 能
出现结果的最早时候就开始写作。结果,科学发现就像意大利香肠一样被切成一片片,
然后再递交给不同的期刊以发表更多的论文。
科学家们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工作,以尽量减少论文被拒的风险。顶尖期 刊
绝不会考虑竞争对手已经刊登过的结果相似的论文,即使这项研究已经花费数年时间 而
递交的时间只相差一周或二周。当然,如果两篇竞争性的文章同时递交给期刊也有好
处,每位作者都会用另外一篇论文来引起编辑的注意,认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是热门的。
毫无疑问,论文的递交和报告让许多科学家们彻夜难眠。
作者需要决定怎样做才能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被炒作 到
足以为话题?是否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超级简化以吸引人?是否可以在论文中找到一 个
故弄玄虚的信息让人们立刻记住?是否发现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某个含糊不清的联系?
(提及人类疾病往往会提高以后论文的引用数量,也使杂志显得有吸引力。)能否将论
文的长度压缩到实际需求的更短?比如,即使论文应该以更长的形式递交到更专业化期
刊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些的服务。是否可以将它压缩成更短的形式而递交到Nature杂
志? Nature上的短文和Science上的报告部分常常压缩很大,只有很不显眼的示意
图,使得 其内容难以被读者破解。互联网上的补充材料也许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印
刷版的读 者会觉得上网不是那么方便,而它们的电子版的上架时间也让人担心。
这样,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负责人开始亲自执笔写论文,他们或许并没参与实验,而 实
验工作主要是由初级科学家完成的。但是,研究组长经验丰富,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 式
展示工作,也许正因如此,对实验细节的不了解反倒成为有利因素。学生和博士后又 回
到了桌边努力工作,增加产出。然而,他们却没有学会如何写作研究报告。
编辑(黑体) 顶尖期刊的编辑总会收到过多的投稿。比如,《自然》杂志现在一年要
收到9000分左右的稿件,(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2倍),因此不得不拒绝约95%的生物
医学 方面的论文。《发育生物学》是一本高质量的专业期刊,它的拒稿率基本上是
70%,而 在1990年,这一数字是50%。顶级的期刊收到太多的稿件,没有办法将它
们都送给同行 进行评审,因此,编辑手中的权力变得比审稿人的判断重要得多。结果,
作者们开始用 各种手段拉拢、奉承、甚至威胁编辑。小组组长能够证明花费时间和才智
在这些策略上 是值得的,因为编辑们会因此动摇,而成功的回报非常之高。影响因子和
经济的合力作 用在顶级期刊间建立起竞争(Cell杂志最近就以极高价格被转手)。这样
的一个结果就 是编辑甚至会央求明星科学家为期刊写最流行的论文。所有这些力量综合
在一起创造了 一种反科学的文化,出风头和政治手腕会受到更高的回报,而富有想象力
的方法、高质 量的研究结果和理性的争论却变得无足轻重。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编辑也难于作出准确判断:要在一大堆各色论文中进行客观、快速 的
筛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英特网为基础的服务能够为编辑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在 专
业化的黑暗角落中看清实质问题仍然是困难重重。为了安全、稳妥起见,编辑们更喜 欢
那些流行的、熟悉的和意料之中的结果,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古怪的、意料之外的、或 者
是原创性的结果。错误因此出现。Michael Berridge和 Robin Irvine一篇有关磷酸
肌苷和信号的原始性论文,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引用率第二高的论文,但最初《自
然》 杂志拒绝了这篇论文。作者奋起反抗,最终被接受。但是,当Berridge将一些信
息综合 起来,再加上一些新观点形成另一篇论文时,他再次遭到《自然》杂志的拒绝,
尽管最 后这篇论文在《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在80年代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排名第5
位。
审稿人(黑体) 审稿人当然也是论文作者,只是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冲突因此不可避
免, 比如,审稿人会支持竞争者的工作而让自己学生的职业处于危险境之中吗?这种利
益的 冲突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领域的两位审稿人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有天壤之差。使得
事情 更糟的是,顶尖期刊的编辑还会给审稿人额外的任务。在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的评价
中, 客观标准是至高无上的,除此之外,审稿人现在被要求对一篇论文是否算得上是一
篇可 以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即是否是让“大多数读者有兴趣”的论文作出
判断。 让审稿人参与到编辑决策过程中的做法,给审稿人有机会去损害他们所不喜欢的
作者、 了结宿怨、拖延竞争对手的工作。从我多年的编辑经历来看,的确有少数的审稿
人把握 了这种机会。还有一些审稿人让论文在好几个期刊之间转来,让那些缺乏政治手
腕的科 学家发表工作尤为困难,尤其是在研究结果与现有知识不同时。一些占主导地位
的科学 家们彼此间达成默契:他们互相邀请对方加入委员会,在会议上相互提名对方获
奖,支 持对方论文的发表等,科学的客观性因此受到了威胁。
最近另外一个相关的现象是将论文送给三位审稿人评审。尽管这样做部分是为了保证 至
少会收到两份评审意见,但我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不至于得到平局。投票做出 的
决定鼓励被拒绝的作者做空洞的申诉,赞扬支持他们的审稿人,诋毁持负面意见的审 稿
人,并要求新的审稿人,以期得到新的支持。
重压之下,编辑将作者的权力以另一种方式交给评审人。即使审稿人可能忽略了相当 的
细节,并且可能是在半个小时内形成对一篇论文的意见,但他们通常总要求作者进行 修
改或做新的实验。然而,对编辑来说最容易和最常见的选择就是让作者满足所有的审 稿
人,再将修改后的论文送给他们重新评审。如果作者有充足的理由不同意审稿人的意
见,那么他就会处于两难境地:他们要么是花时间做他们认为很可能是无益的实验,或
者得出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结果所支持的结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不知名的审稿人
的不满没有得到平息,编辑将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前,这些作者会将他们的论文到处发
送,但是现在期刊变得如此重要足以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不得不屈从。在这种情
形下,审稿人更像是一位检查官而不是评价人。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有时,研究人员
< 会因此浪费数月的研究时间,而其间还有可能被别人抢先发表了论文。
更快的发表时间、材料交换的协议,以及被威胁告上法庭迫使期刊公开审稿人的名字,
各种压力在不断增加。因此出现为了更快的出版时间,一些期刊为某些特选的作者提供
绿色通道,提前在网上发表论文,帮助他们在时间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击败竞争对手。
而一些审稿人可能利用他所审论文的信息,拖延别人的时间来修改自己的论文,甚至在
别处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诱惑和怀疑堆积起来,融化了审稿人本来就应该使论文作者
对之加以信任的厚墙。我相信审稿人对自己应该采取的保密程度的理解存在真正的混
乱。 审稿人是否应该遵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一份稿件存在的保密原则?我认为应该,但我
们是 否都遵从了呢?审稿人是否应该同意审阅一份自己已经建议另一份期刊拒收的稿件
的要 求呢?我认为他不应该同意,但这种事情却时常发生。
对症下药
毫不奇怪,作者正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多疑。在我所收到的论文中,大约有一半的作者 要
求不要将论文送交某审稿人,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但潜词却是担心论文中的信 息
被误用,实际上他们也承认有时是为了避开严厉的眼睛和批评。
我此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家对现状的认识。不过,我们可以开始共同努力来改进局
面,缓和对期刊的迷信。而最有效的变化是管理机构在决定经费和项目时不要再相信那
些充满错误的审计数据。与收到稿件的编辑和审稿人相比,这些机构具有事后诸葛亮更
全面认识事情的机会。他们可以自问,项目候选人所发表的关键性论文是否具有科学上
的启发性?是否被证明具有影响力,其主要结果是否已被其他人证实?
作者也有助于打破对期刊的顶礼膜拜。方法之一就是建立互相支持的联盟,比如在细 胞
信号传导领域所作的那样(http://www.signaling-gateway.org)。如果已有建树
的 科学家推动将论文恰当地发表开放式网站上或专业化的期刊上(而不是像Nature 或
Science这样的非专业期刊上),就将为年轻的科学家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也会 减
轻顶级期刊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使得这些期刊能够开始发表更完整的论文,方便读 者
阅读理解,从而也真正挽回“一般读者”。
我并不建议大刀阔斧地改革审稿过程。比如,我并不认为开放的评审会有什么帮助, 主
要原因是年轻的审稿人会受到威胁,而已有建树的科学家的影响力会更为增强。一个 可
行的措施是在网上递交两份论文,使得审稿人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关键问题是要明 确
审稿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公诸于众。
专业的编辑更要明白这些危险。他们不得不艰难地做出对作者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拒 稿
率高达95%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尤为不易。可以理解的是,也许编辑们已经将许
多本来属于他们的责任推给了审稿人。编辑们也许没有足够专业研究背景、并缺乏第一
手知识,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但这种推委于审稿人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编辑
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重新确立作者的权利。一旦决定发表一篇论文,编辑绝不能简单
地要求作者满足X、Y、Z审稿人的意见,而是解释审稿人的建议,并乐意接受理性的批
评和讨论。编辑们应该在自己之间做出决定,或者在给予双方意见的前提下寻找进一步
的专家意见。编辑应该充分意识到,与署名的作者不同的是,匿名的审稿人不会为自己
的错误负责。编辑应该始终牢记的是: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而不是获得作
者论文的任何控制权。
在关于学术重要性的问题上,编辑们应该具有更为长期和宽阔的眼界,并且通过对与 潮
流不一致的研究内容的肯定性行为,来积极正面地鼓励新颖的方法和课题。潮流导致 寻
求新的细胞信号传导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研究论题,这会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一
个不幸的例子是,最近发表的四篇独立研究论文,就是关于一个相同的新基因
(pygopus基因)的重复工作,每一篇论文都纪录了多人在数年里的细致和艰苦的工
作。
作为作者,我们放弃了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阅读和接触我们论文的努力,文章中夹杂着 泡
沫和术语。部分原因是我们以速记的方法记录我们的工作,让论文可以放入狭小的版
面。但是,为什么不让文章更有可读性,减少首字母的缩写和浮夸的语言,将详细的方
法和补充材料放到网上呢?
现在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已有建树的科学家们行动起来改变现状的时候。在有关经 费
和工作职位的委员会上,我们应该确立重要的原则,不要再如此绝望地一味迫使论文 发
表在顶级期刊上。我们不应该期望年轻的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界共同的利益而冒着失去 个
人前途的危险去呼吁变革,至少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在我们之前牺牲自己。



--
※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edu.cn·[FROM: 202.38.128.12]
--
※ 转载:·瀚海星云 bbs.ustc.edu.cn·
发表于 2005-3-2 2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小妖是科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知道你是版上的牛牛,很有名气的说!
偶一般深度潜水的,嘻嘻……
向你学习,呵呵!
问一个,你金币怎么冒的这么快?什么好法子办的??
发表于 2005-3-6 09: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我也不知道啊,一直不注意。可能哪个好人送的吧,也可能我是版主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5-3-15 1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发信人: woodstocker(王二~一把鼻涕一把泪),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zz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5年03月15日13:34:1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
  梁大伟
  序
  我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在实验台旁干到深
夜,以为这就是科研了。两个月过去,突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那种感觉,
只能用“沮丧”来形容。我开始置疑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感觉有种习惯的力量在
束缚着我。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奉命行事,习惯于忙忙碌碌。我根本不是什
么研究生,只不过是一个廉价而又勤奋的技术员罢了。后来看到周围的研究生在
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又惊讶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于是我决定把科研中的经验总
结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借此逼近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希望这些经验在经历千
锤百炼之后成为研究生群体的积累,使后来人可以借鉴,少走弯路,直达问题的
实质。要感谢丁香园,在这里我才能思考得深入。是为序。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一)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
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
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
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
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
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
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
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
  效率为先。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
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
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
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
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
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
适合做实验。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二)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
  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哪
些可以借鉴。
  3.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4.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前人的结果不一定
可信!
  5.两手准备
  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阳性结
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假如课题要求得出阳性结果,你可能要事先设
计几部分,万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预期结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弥补损失。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三)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
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
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
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
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
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
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四)
  1.实验课学不会实验
  实验课之前老师把前面的步骤做完了,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上课的时候让
大家见到完美无缺的最后一步的表演。这是真正的实验吗?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
问老师:我们可以走了吗?什么时候交实验报告?对多数人来说,实验技能只能
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
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
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3.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
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
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
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
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
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
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
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
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
  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4.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
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
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5.SCI 是个陷阱。
  运气!有人没费力气发了一篇SCI 文章。你不要羡慕他。因为据我所知课题
是别人设计的,实验是别人手把手带他做的,文章是导师帮他找了国外的人改写
的,而他并不擅长做科研。但是他因为一篇SCI 文章已经自认为可以在科研的天
地里一展身手了。于是要出国,要做实验,要继续发SCI,要挣美元。从此走上了
一条不属于他的道路。(也许有酸葡萄心理的成分)。但是看看周围的人,看看
自己,真的适合搞科研吗?真的不适合搞科研吗?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五)
  我不知道科研对造假能够容忍到什么程度,科研和造假是不是一对双胞胎。
但台上的人都在说-决不造假。
  1.适当造假:无关痛痒,偏差不大。
  论文中做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成人DNA 对照,实际用脐血DNA 做对照;
论文中正常对照做了200 例,实际做了150 例;论文中有显著性差异,实际也有
显著性差异,但均值的差别没有论文中那么大;论文中随机分组,实际上随意分
组;论文中给动物行无菌手术操作,实际是只把部分器械在消毒剂里泡了泡。
  2.被动造假:忍辱负重,有苦难言。
  师兄的论文发表了,导师让伊接着做,伊没有重复出来,但伊不能说师兄的
论文有问题,伊在隐瞒事实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导师想要什么结果,
伊就能做出什么结果;毕业前的几个月很多人的实验变得异常顺利,该出来的都
出来了。
  3.客观造假:无意而为,缺乏常识。
  论文中报道一个新的缺失突变,据说伊只挑了一个克隆测序;一个本该重复
数次的实验没有重复就拿去发文章了。
  4.主动造假:急功近利,风雨无阻。
  论文中的一张电泳照片来不及重做,借别人的一张差不多的照片顶替;酶切
的时候,有一条带应当完全切掉,但总切不干净,伊用PHOTOSHOP 把它涂掉了;
论文中的PCR 工作量很大,但PCR 仪使用登记本上只有一次记录;论文中p=
0.041,实际p=0.055,把对照组中的一例阳性观察去掉就得到0.041 了。
  5.积极造假:追逐名利,几近疯狂
  伊在一年中发表第一署名的论文50 篇;先有论文后有实验记录。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六)
  英文文章写作
  1.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
  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
  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
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
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
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
  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
写。
  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
人强烈推荐。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七)
  文献管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
  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 以及 换行符 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 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
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
(¥10-20/个),以免失散。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八)
  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
量。
  1.知而不引
  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的工作
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断章取义
  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引而不确
  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
  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
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
  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
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九)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审稿人知识陈旧
  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
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
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选错审稿人
  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
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
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关系文章
  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不承认阴性结果
  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
志”。
  5.造假
  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
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十)
  动态的科研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
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
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
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
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记录要复习。
  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
的判断未必正确。
  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
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PCR 是个魔鬼!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这
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
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
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
  5.老板要看清。
  老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
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十一)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
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科研是流行歌曲
  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
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
  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
C 的指标,D 的意义。
  3.科研是傻瓜相机
  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
  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科研是垃圾
  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
这些都是垃圾”。
  晕!倒!挣扎!再倒!
  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
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后记
  这些体会是我在读博士的间隙写的。最初连载于丁香园医学论坛,历时一年。
发表后的两年间很多人在私下里向我表示感谢,而我要感谢当年与我一起读博士
的同学们。他们给我最大的帮助,但他们并不知道我写过这些东西。至于有人指
出可能有偏激的成分、误导的嫌疑,我想那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体会
在不断产生,适当的时候我会继续写下去。
(XYS200503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
欢迎来我的blog:woodstocker.tianyablog.com         
欢迎来 History & LifeSciSch & USTCer 板。
※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edu.cn·
发表于 2005-4-15 2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小妖能够排下版就好了~
发表于 2005-10-28 2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厉害
发表于 2005-11-29 18: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学术文献除了记录科学研究的发展外,还有促进学术信息交流的作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已有的学术文献的检索,了解相关课题 ,另一方面也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在学术文献中,供别人参考。融入科学信息交流中,是科研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Science Citation Index_(SCI)及Web of Science_培训讲座.part1
发表于 2005-11-29 18: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查找学术文献的根本目的
了解课题的起源、变迁,最新进展,把握整个课题的全貌。使研究工作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开始。
从选题的确立,到选题确立后研究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再到发表论文与同行的切磋
可以说,科学信息获取的全面与否,决定了选题确立决策时的客观性;同时为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好的解决方案。
在课题研究开始后,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寻找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查找文献,借鉴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样一个研究方向,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有许多实验室在同时进行,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借鉴同行的一些思路、方法、研究成果,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Science Citation Index_(SCI)及Web of Science_培训讲座.part2
发表于 2005-11-29 1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科学研究人员不应消极地用资料充斥头脑,
而应该寻找现有知识上的空档、不同作者报告中的差别、
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与原先报告之间的矛盾、与有关课题相
似的地方以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线索。”
--- W.I.B. Beveridge, “the A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陈 捷 译,1984, 科学出版社

Science Citation Index_(SCI)及Web of Science_培训讲座.part3
发表于 2005-11-29 18: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以上三个分卷压缩文件必须全部下载后才可以解压缩的。
文件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reg;(SCI)及Web of Science&reg;培训讲座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内容:
【ISI Web of Science &#8482;简介
有效使用ISI 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的检索入口
Web of Science的分析功能
基本分析
引文分析
Web of Science中检索结果的标记与输出
Web of Science中的订题服务】
这个ppt生动有效的说明了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和分析功能对文献查找、阅读以及科研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好的一份材料,现在理工类大学几乎都买SCI了,但是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系统,可能大家还需要深入挖掘一番,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看看!
发表于 2005-12-1 16: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很有收获!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其实我觉得一部分经验比较可信,另外有一些也未必。做科研哪有那么容易投机取巧的?如果真那样,看来我不愁毕业了。可是现在我每天都必须泡在实验室里,看论文找文献绞尽脑汁找出“思想的火花”。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思想”就像没有烘干的湿柴,燃不了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做学问还是踏踏实实的干。至于结果如何,那是随机空间的随机数,非个人努力所能控制,由它去吧!
发表于 2006-1-25 16: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学术评价能否彻底告别SCI?

包丽敏

  2006年01月04日12:48  

  50年前,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由鸡舍改造的工作间里,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博士第一次提出了“引文索引”的概念。那时他肯定没有意料到,这一概念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怎样有趣的现象。
  在“引文索引”这一概念基础上,1963年,加菲尔德以私人身份出版了第一期《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dex,简称SCI)。想不到,几十年后,SCI成了中国科学界最时髦的词语之一,中国科学工作者们的职称评定、奖金、评奖、经费申请乃至院士评选,都无不与SCI挂钩。
  “SCI成了StupidChinese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中科院院士李国杰这样戏谑地评价。
  近日,李国杰主持的中科院计算机所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正式签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李国杰院士表示,在二者的合作中,将共同制定学术水平评价标准,尤其是要率先取消SCI评价标准。
  “仅拿SCI来衡量学术水平,是非常错误的。”这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龙芯”1号CPU流片研制的领军人物说。
  李国杰院士尝试作出上述决定的背景,是基于科学界许多人士的下述看法:“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某著名大学2001年开始实施的一份文件规定,对申请教授(研究员)职务者,有论文数量的要求,其中至少必须有一篇为SCI收录。
  李国杰称,多数重点大学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SCI或者EI(工程索引)论文才能毕业。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
  一位使用者举例说,当在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检索到一篇中国学者的论文时,通过参考文献的链接,也许可以迅速看到,这位中国学者的研究是怎样借鉴美国一位同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看到这位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随后怎样被一位日本学者引用并加以发展。在这个数据库中,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学者与这位中国学者相关的工作,都可以迅速查到。
  “你可以了解这个课题最新进展是什么,这就是科学引文索引最基本的目的。”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中国区总裁刘煜进一步表示说,“我们称之为‘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就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刘煜麾下这家集团的一个数据库产品。
  SCI由最初的印刷出版物,经历了光盘版,发展为目前的网络版(webofScience),用户可以无缝链接到世界最重要的近9000种核心期刊,回溯自1900年以来的科学引文。全球目前有900万研究人员在使用WebofScience。
  按照加菲尔德的基本思想:一项研究工作的质量是由它对所在领域的影响程度来衡量的,一篇文章的引用率越高,它的影响力就会越大。让加菲尔德始料不及的是,“SCI的问世,竟极大刺激了科学计量学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发展。由于有了引文索引,人们发展了科学计量学中著名的引文分析方法,定量地研究社会的科学能力,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科学活动的水平,科学论文的质量,科学机构与人才的评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庞景安认为,“SCI正成为现阶段科学管理和科学评价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科技评估工具”。
  2005年9月,加菲尔德博士写文章慨叹,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主意此后竟“如此饱受争议”,“像核能一样”,成为“好坏参半的东西”。
  “这本身是一个比较聪明的idea(想法)”,李国杰说,“问题出在我们对它的滥用”。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据南大前校长曲钦岳教授说,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当时引导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改变我国‘文革’以来坐井观天的研究风气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李国杰说。
  SCI的引入很快引发了各高校的排序竞争。从1987年开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原国家科委的委托,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1992年至1998年间,南京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各高校开始跟进,将SCI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上钩,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发表一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奖金数千元,有些学校甚至逾万元。比如,某著名大学曾提出“千篇工程”。及至目前,全国多个高校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已超过2000篇。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2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清华大学2004年被网络版SCI收录的论文总数达2321篇,比2003年的2212篇增长4.93%,继续居全国高校首位。
  随着这一最新数据的公布,各大学相继发布消息:“我校科技论文产出成绩斐然,各类统计数据较上年均有一定增长,稳居全国高校前茅”;“我校各项指标稳中有升”;“我校继续保持高校前列”……
  我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总篇数,从1981年的不足5000篇,激增至2004年的57000多篇。有人甚至称,这是“SCI大跃进”。
  但是,论文质量远没有数量增长得快。李国杰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2003年引文数世界排位第18位,但篇均引文数,却排到124位。
  科学界不少人士担忧,一些学者为了追求被SCI收录论文的篇数,而炮制低质论文。一位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说,不少学者为了有更多论文被SCI收录,采取一些“伎俩”,比如将一篇论文拆分成几篇发表,或者将同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同时向几家期刊投稿。
  国内一些学术期刊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其自身文章,中国期刊的高自引率成为国内学术界公开的秘密。
  SCI落户中国以后被“异化”的状况,随着所谓“SCI大师”的出现,显示出了讽刺和幽默。新语丝网站曾爆出武汉某学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发表65篇SCI论文,平均不到一周就发表一篇。更有甚者,据媒体披露,东北某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金碧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被异化了的SCI已经与它最初被应用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科研人员正在沦为论文机器,他们已经搞不清楚做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追求真理,还是为了发文章。”
  “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汤姆森集团的有关高层曾对中国媒体这样表示。
  李国杰更倾向于同行评议:“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人,我觉得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同行评议。”他正尝试在他主持的计算机所这个小圈子里建立民主公正的氛围。
  关于在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战略合作中取消SCI评价标准,目前并没有更详细的计划。“只是有这个意向”,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一意向也并未写进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合作协议书中。
  这份战略合作协议书签订后不久,2005年12月中旬,李国杰出任理事长的计算机学会下属的青年科技论坛举办了主题为“从SCI反思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
  在论坛发给记者的邀请函中写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的状况?我们应该分析和反思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论坛上人们质疑:为什么SCI产生在美国,国外却没有出现像国内这样的“SCI现象”?为何同一种工具有着不同的命运?
  在法学家邓正来看来,有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政绩的表现最后就是数量”,这是“整个政治经济利益下的一个共同的结果”。
  论坛上,李国杰表示,要改变现状需要时间和过程,“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一些人带头,需要有一些所谓有志之士,需要一些先驱者去带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于 2006-3-3 19: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谢谢楼上的哈,真的是很有收获!!!顶,望楼主多多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