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748|回复: 68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1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webmaster在 2007/12/29 07:49pm 第 3 次编辑]

各位网友:大家好!
在中国力学学会的帮助下,我们准备在近期对我国著名力学家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做一次在线访谈。为了充分利用这次与专家交流的机会,现在我们面向所有网友征集本次访谈的话题,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予,提出心中的话题。
本期访谈初步拟定话题如下:
1、从力学发展史角度看国内力学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
2、动力系统研究可能带来的对流体力学的冲击。
3、流体力学发展史回顾。
请大家跟贴补充,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际可教授简历

1934年    生于山西省霍县
195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任职
曾任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
现任 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固体力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

现为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著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  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力学史》,重庆出版社,2000年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通讯地址
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发表于 2007-6-18 11: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这个贴子最后由chenful在 2007/06/18 00:06pm 第 2 次编辑]

    很高兴版主能组织有这样的活动,也有幸见识武际可教授的风采。
    我是吉林大学的一名博士,现在在日本筑波大学从事仿真方面的研究。基础不是很好,我想了解一下,仿真软件确实能对一些现实中达不到的环境进行大型的仿真模拟,那么如何用软件可靠性方面的知识论证一下仿真的可信度呢,希望指点迷津,望不吝赐教,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武际可老师思维敏锐,学识渊博,敢说真话,下面转贴两篇武老师的文章,供各位网友参考:

武际可:谈谈力学学科的新的综合趋势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有相对独立的发展时期,有较多地渗透与综合的发展时期,这两种时期交替出现.恩格斯曾经把十九世纪中叶由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细胞说、进化论)开始的自然科学系统化的趋向称为自然科学的一次大综合.近年来,人们又愈来愈多地谈论着近几十年出现的又一次自然科学大综合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代表性特征是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大量产生和以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反映综合性规律的新学科的陆续出现.  
    一门具体学科,必然体现自然科学总进程的时代特征.力学正是这样,近廿年来的发展呈现了十分明显的综合性趋势.这种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力学与数学又重新融合的趋势
     
    十七、八世纪力学的发展很难和数学分开.一个伟大的力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数学家.一个开创性的力学命题同时也奠定了一个数学研究的新方向.牛顿、欧拉、拉格朗回、哈密尔顿、拉普拉斯和哥西等是这些一身而兼二任的优秀学者的代表.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微积分的产生,短程线问题和变分原理的确立,广义位移的引进和高维流形的研究,天体力学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等等又是如此的密不可分.在当时,数学和力学简直是一个问题量和质的两个侧面.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这种情况变化了.力学家和数学家分家了,共同语言减少了.他们写的书除了一小部分以外,相互都看不懂.  
    产生这种分家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一时期正是大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工业给力学提出了许多迫切的实际课题.大多数力学家忙于解决这些问题.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建筑等技术领域到处凝结着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数学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大量问题.19 01年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的廿三个数学难题就属于这种性质的问题.这组问题被誉为二十世纪数学发展的纲领.数学家相当部分被这类问题所吸引而致力于数学自身的完善.这种研究方向被人们称之为纯粹数学.数学家们在这一方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得到了逐步的改观.首先,纯粹数学家所热衷于解决的那些难题有很多已被解决了,剩下一些硬骨头难题急切又难于解决、有相当多的数学家意识到脱离其他学科的纯数学很难再照原样继续下去了.一位美国数学家说:“数学正走在社会知识界中一条错误路线的边缘.”“许多数学家退居到私人研究的安乐窝里更易助长他们的孤立”.他说:“必须采取步骤来改善一般群众和数学界的交往。”纯粹数学家和应用数学家(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力学家)以及别的学科的专家交往增加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更加精确化要求更新的数学工具.不少人注意到了数学向科学技术各部门乃至社会科学的渗透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在数学向各学科广泛渗透中,力学和数学在经过长时期的疏远以后,又变得更为亲密了.近年来,力学中的一批理论问题如湍流问题、断裂问题、本构关系问题的研究需求更新的数学工具.纯数学的某些成果逐步向力学普及.这就产生了力学和数学重新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学界的数学水平提高了.在四十年代,冯·卡门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呼吁力学家要用数学工具武装自己.在那时大学力学教材中甚至一些力学专著中用到的数学一般不超过微积分和简单的微分方程.而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基于高水平数学的力学教材大量出现.例如阿诺尔得为莫斯科大学三年级写的力学教材中包括了流形、辛几何、李群等现代数学工具.希尔伯特空间、弱收敛、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等理论是许多力学专著中经常使用的数学工具.  
    (2)提出了一批既属于力学领域又属于数学领域的新课题,并经过数学家和力学家的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有限单元法、孤立波、反问题、分叉问题以及混沌问题等都是近几十年来数学家与力学家合作的卓有成效的领域.
    (3)数学和力学合作解决的某些课题、其意义实际上并不限于这两个学科之内.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别的领域.例如孤立波最早在浅水中发现,后来在弹塑性波、气体波动以及非线性热传导问题中都发现了这种现象.突变和分叉现象最早也是在力学中发现并研究得较多,后来在理论物理、经济学乃至生态科学中都得到充分的应用和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力学和数学的融合趋势在整个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势中起了某种带头的或积极的作用.近来人们常说的新三论(区别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即耗散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有许多方法和研究对象是总结力学问题加以抽象而形成的综合性理论方向.
    另一方面,在其他领域中研究过的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人们指望把它应用于解决力学难题.众所周知,湍流是力学领域中,也可能是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大难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在其他领域中研究奇异吸引子、混沌等现象正逐步积累为湍流问题的解决展现了媚人的前景.有的科学家把混沌看为湍流的简单化模型.并把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的混沌现象称为“处处有湍流.”  
    (4)由于数学和力学的分家,不少力学家长期来将自己的任务仅限于将实际问题化归于数学问题,然后再从数学家那里学习现成的数学工具加以解决.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数学家的研究远远不能包含客观事物中各色各样数量规律.许多第一流的力学家和工程师从不满足于仅仅提出实际问题,坐等数学家去解决.近二十余年来,数学中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不再只限于纯粹数学家范围内,而是出自力学家和实际工作者之手.这种情况有点类似向十七、八世纪的回复.例如有限单元法、样条插值、FFT(快速付氏变换)、PLK方法和奇摄动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它们对于数学理论本身的深远影响一点也不比获得Fields大奖的纯数学成果逊色.
     
    二、力学中各分支学科的横向融合一
     
    长期来,力学学科以研究对象的特点分为若干分支学科.其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以质点刚体等有限自由度系统为对象的一般力学,以固体为对象的固体力学和以流体为对象的流体力学.这些分支学科相应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特点.除了少数力学家之外,大多数只从事一个分支的研究工作,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
    近二十年来,这些分支学科之间的共同点迅速增长了起来.分支学科之间增强了合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实际问题中,有相当一类问题在性质上不只属于一个分支学科.例如有许多新型材料;弹粘塑性物体、流变体,很难说它是属于固体还是属于流体.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像高分子材料逐渐发展为近代工业的主力材料,这类物质流变性质的研究就更显得迫切.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是界于两个或三个分支学科之间的问题.如流体固体耦合问题,又如具有弹性可变形元件系统的控制问题等.这类问题在飞行器的颤振和操纵性的研究中早就引起了注意,而且由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力学家合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爆炸力学、近海工程、机器人、流体输运物质等方向的兴起,力学中的各分支学科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合作得更为紧密了.
    第二、力学的各分支学科不仅在面对大量复杂问题中合作起来了.而且就学科内部的研究方法上也相互沟通了.一般力学是研究有限自由度系统的力学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刚体系统的复杂化,自由度日益增多.而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也由于引进了离散化的方法将连续体化为多自由度系统来处理.这就是说,无论是一般力学还是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对像都可以用有限维常微分方程组来研究.这种统一的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处理和相应的数学分支相结合就产生了大范围动力系统的研究.这种结合将各分支学科中的本质特点加以综合和提高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无限维流形的引进,就从另一角度模糊了一般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界线.
    由于方法上的沟通,常常使一个分支中得到的成果随后富有成效地应用于另外的分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可以举很多.上世纪末,里雅普诺夫对于有限自由度系统发展的稳定性理论,近廿年来被用于研究流体流动和弹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并得到了新的成果.本世纪初,普朗特首先在流体力学中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随后在弹性力学的板壳问题中人们也得到了边缘效应方程.在一般力学中人们近年来研究刚度很大而质量很小的系统也发现了类似的过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力学各分支之间得到了综合,而且在物理和化学领域中也逐步被认识到.到了五十年代人们把这种现象统称为“快速过渡”现象.进一步的研究,人们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产生总是伴随着控制方程组高阶导数项上带有某个小参数,从而刺激了应用数学中奇摄动方法的发展.再例如.有限单元法最早是五十年代人们为分析结构创造的一种离散化方法,不久便被广泛地应用于流体力学以及其他学科中去了.
    第三、在连续介质力学中,不同的本构关系区分不同的力学分支.理想流体力学、气体力学、牛顿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蠕变理论、流变学、土力学最后甚至刚体力学,各有各的本构关系.以前这些分支是彼此独立地研究着.近年来,不论从变形的描写还是从应力表述以及本构关系的一般原则都在用统一的观点进行整理.理性力学,或者说理论连续介质力学的发展,系统地总结了这方面的成就.
    第四,力学的各个分支近廿年来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样一个新阶段.线性问题从理论上讲已没有很大的困难了,因而人们的注意力较多地转移到了非线性问题.在向非线性问题的进攻中,一开始各分支学科就是紧密合作的.近二十年来,稳定性问题、分叉问题、活动边界问题等等都是超越力学各分支学科的界线来研究的,而且和数学家紧密合作来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和线性问题相反,这些问题遇到的数学困难,在数学上也没有解决.数学家也正是要从这些问题中汲取营养发展数学.这也可以说力学和数学重新融合的原因之一。
     
    三、力学同其他学科的结合和渗透
     
     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力学与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相比,对相邻学科的渗透力算是较强的了.  
    首先,是力学和别的学科之间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几乎和每一个相邻学科之间的空隙里都产生了新的交叉分支:物理力学、生物力学、高分子材料强度学、复合材料力学、地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气溶胶力学等等.一些古老的交叉分支如天体力学也添加了许多崭新的研究课题.
    其次,特别应当一说的是力学和另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计算力学.本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应当首推计算机(即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了.它对各门学科的影响是深远的.计算力学的形成大约是近二十年的事.人们把它定义为研究用电子计算机去研究和求解力学问题的学科.也有人直接称之为计算机化的力学.借助于它,力学的面貌大大改观.突出表现在:(1)力学中一批古老的计算方法被改造、新的计算方法被创造以适应计算机的特点.由于数值方法的发展,力学家需要新的数学来武装.例如有限单元法的收敛是基于一种弱收敛的概念,它与古典的强收敛不同.为了讨论和了解这种收敛性,泛函分析、索伯列夫空间的知识在力学界得到了相当的普及.所以可以说,计算力学的诞生促进了力学与数学的再融合.(2)一部分老的实验方法逐渐全部或部分让位给计算机了,如水电比拟、薄膜比拟、平面光弹性等.有一种需要大量数据采集的实验和观察,如风洞实验,借助于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实验方法与计算机相结合产生了实验力学的新方向——计算机辅助实验.(3)在计算机帮助下,人们发现了一批力学与物理现象,例如奇异吸引子和混沌现象的认识都是在计算机帮助下才逐渐清晰起来的.  
    第三、实验力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和别的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实验力学也现代化了.全息术的发展、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摄影术和高速摄影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等等无一不从根本上改变和影响了某些实验方向的面貌.这些变化使人们能探索高速、高压、高温、高应变速度等极端条件下物质力学性质的奥秘.力学与物理量测量中各种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制,又进一步提出物质的物理(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等)性能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理论课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第四、力学和其他技术领域的结合,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有一个阶段,当宇航事业中的关键性力学问题得到解决后,国外力学界曾有一种衰落之感,似乎今后力学无事可做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的和一时的现象.人类的技术革新从不会中断和休止.力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研究客观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的学科,在技术进步中总会找到应扮的角色的.事实上,近海工程的兴起,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兴起又为力学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力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它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实践并反过来对生产实践起作用.现代力学的这种新的综合趋势首先是由于现代世界范围的生产发展带有新的综合趋向.生产规模扩大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复杂程度也提高了.人们用三大(大科学、大工程、大企业)来概括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特点.现代科学不再是手工业作坊式的实验室所能相比的了,大加速器、航天计划、南极考察等都是空前规模.现代工程也体现了大:投资超过几十亿的水库、数百米的高楼、数公里长的桥梁、超过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等.大企业是指产品繁多、人员众多、组织庞大的现代化企业.在这样大规模的科学技术行动面前,任何单一的学科是无能为力的.它要求多学科协同动作,它不仅要求各种学科的专家合作,而且要求新的综合性人才和综合性学科.这就是新的综合性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恩格斯在总结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特点时说到:“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今天我们面对把祖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任务,面对世界性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又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让我们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携起手来为促进祖国科学技术的新的繁荣而努力吧.
     
    (刊登于《力学与实践》1986年,第8卷,第6期,第9-12页)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2: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武际可:谈科技水平的评定和论文与引用数  

    目前在科技界评奖、提职定岗、基金评定、单位政绩考核都已经和发表论文的多少挂钩,特别是和所谓的国外的几个检索系统SCI、EI挂钩。
    笔者在前几年就曾对这一现象在文章中给以评论,并且指出这是一种损害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做法。然而我们看到这几年,它却越演越烈。一些单位,以SCI检索来发奖金,例如,有一篇被SCI检索就给三千块钱,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给五千块钱,等等。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一些教育和科学技术管理部门,以SCI收录的文章多少,来对各个大学和研究所排名次,用以说明各单位成绩大小。在这根指挥棒下,一些单位为了争取靠前的名次,对教员和研究人员分派SCI检索的指标,纷纷制订发表SCI收录文章数的高指标计划。在科技界我们看到类似“大跃进”压高产指标的风气在悄然兴起。必须看到这样下去,它会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第一,它会使我们的科技评奖和考核的专家们懒惰,从而结果没有多少可靠性。科技水平的评定本来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工作,把它归结于检索的数量和在某几种有名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将这个问题简单化了,并且把科技水平的最终评定权授予杂志的编辑和文章的统计人员。
    从逻辑上说,杂志可以因为登载了重要的文章而出名,但是不能因为一篇文章被某个有名的杂志登载了,就说它水平高。因为有名的杂志也经常登载不重要的文章甚至是错误的文章。
    进一步说,科学技术既然是一种社会的事业,它也会像其他行业一样,有赶时髦的情形。存在这样的研究方向,在一个时期内研究的人非常多,文章非常多,互相引用也非常多,但是过后却没有给科学技术留下什么痕迹。更有甚者,有时这种时髦的研究,甚至结果是错误的。1903年,在阴极射线、X射线、伯奎尔射线(放射性)发现之后不久,事实上,当射线在科学界风行时,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伯劳德老(René Blondlot)宣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为了纪念他的家乡城市Nancy,他把它命名为“N射线”。在数年中,关于这一发现,在最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超过100位科学家的300多篇文章进行讨论。即使是这样,还有许多其他物理学家致力于重复伯劳德老的实验(因为伯劳德老宣称他们缺乏所需要的技术),有超过40位物理学家声称他们能够检测到由许多不同物质、包括人类的神经系统发出的这种射线。但是这一发现后来却被证明是错觉的受害者。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出,如果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水平,就会使我们的科技评定专家也陷入赶时髦的热潮中去,很难评定出经受起历史考验的研究成果,有时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相反地,一些非常重要的科学成果,一开始并不能为社会所理解,引用率很低。过了许多年才证明它是重要的。
    我们还是有一些严肃的学者,他们并不追求在国外杂志上发表文章,更不追求文章的数量,而是追求研究的质量。例如在二十年前完成的人工蛋白质合成的工作,就没有在国外发表文章。再例如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的廖山涛教授前些年关于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结果,也没有在国外发表文章。但是它们却是国际上第一流的成果。如果当时我们就机械地强调国外的引用率和文章的篇数,它们都不能授奖,都会被埋没掉。近年来,由于在各个环节上过分强调SCI的收录和引用率,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不知会有多少优秀的研究者因为得不到基金资助而丧失研究条件,而被迫转行,也不知会有多少优秀的科学成果将被埋没掉。  
    必须认识到科技杂志也是一种媒体,它是一种科技交流的特殊的媒体,杂志的编辑们和审稿者就是这种特殊媒体的执牛耳者。我们科技界对于某些新闻媒体炒作下,一些歌星走红,颇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媒体上炒红的歌星未必唱得有真功夫。难道在科技杂志编辑们的炒作下,就不会出现没有真功夫的科技专家吗?
    所以,科技评定的专家们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读作者的原始论文来评定他的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评定时间应当放长一点,比如说一年而不是几天,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能读完所提交的代表作,并且能直接调查它的重要性,做出独立的判断。给评定科技成果的专家时间过短,就只能使他们主要是参照别人的意见和引用来下判断。我们有许多评奖的种类,结果是,一个人得了一种奖,其他的各种奖也就自然都纷至沓来。其实这并不一定说明他的工作重要,而经常是说明这些评奖组织缺少独立见解,或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反复推敲只好照抄别的评奖委员会的现成结果。
    第二,以引用率和在某些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多少来进行评奖、提职定岗、基金评定、单位政绩考核的做法,实质上,是我们出重金为外国杂志做广告,拉稿子。其最终结果,是大大降低了我们自己科技杂志的水平。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杂志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重要方面。我国尽管有许多科学技术杂志,而且其中有些杂志办得很好,水平很高。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原因和其他种种原因,SCI和EI引用我国的杂志种类很少。而且,由于SCI是美国人办的,对美国的杂志就十分偏爱,例如,我国的《数学学报》他们不收录,而对美国出的一份数学通俗读物《数学月报》(Monthly Mathematics)倒收录了。据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部的任胜利同志的文章《期刊的影响因子与科研成果评价》一文的统计,在世界上一共有大约126000种杂志,而SCI收录的4500种,只占3.6%。再以1997年SCI CD ROM选用的3449种杂志中,美、英、德、荷四国被收录的期刊数目分别为1392、732、339、266种,合占总数的80%。而其中中国在该年度被收录的刊物仅有9种,只占0.2%。可见在SCI在编辑方针上对其它国家是忽视的,特别对中国是如此。在某些管理部门强调这种对我们带有片面性的检索系统的推动下,近年来我们大量的好的科技论文投向了外国杂志,只有在外国杂志退稿后,才不得已投向国内的杂志。可想而知,国内杂志只好登这类末流稿子了,因之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杂志质量迅速下降。许多杂志稿源严重不足。
    若干年以前,不是在教育部门有过,以考取留美物理研究生多少,来评价大学物理系办得好坏吗,并且依此来把国内的物理系排名次,以说明这些系办的水平。过了几年,当人们回过味来的时侯,发现在招收留美研究生的名义下,大量拔尖人才流向了美国,中国的高教部有沦落为美国的研究生预备部的危险,这才停止了我国行政当局为美国选拔物理研究生的做法。现在,我们又在以美国人的检索系统来排研究者和研究单位的名次,它的恶果我们已经看到了。是我们应当反思以SCI收录和引用率来评定水平的时候了。如果长此下去,我们的科学技术刊物将永远要衰落下去。从而也永远不可能建立我们独立的学术评价标准和体系。  
    第三,以文章多少和引用率来评定水平,会败坏我们的学风。有的人不追求研究的水平,而追求论文的数量,一篇文章的材料分成几篇来写,因为文章数量就等于金钱、职称、地位、成就。几篇文章大同小异,人们说这种现象是自己抄袭自己,既无人告状,又壮了声势。本来在国内独立完成的工作,却要出国找一位外国的名人共同署名,以便在外国发表,并且得到外国人的引用。为了得到较多的引用,利用金钱请外国人来“讲学”旅游。更为可怕的是一些科学技术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本单位发表文章数和引用率数在全国靠前的排名次序,不惜向下级搞摊派、压指标的办法,甚至以定岗和下岗来利诱威胁,搞得教员和研究人员苦不堪言。在这种风气的压力下,就是一向严肃认真的研究人员也不得不屈服,否则,你的文章没有他多,引用率没有他高,他有奖、你没奖,他提升你站不住,就有下岗的危险,所以有人气愤地说,这实在是“逼良为娼”。  
    更为反常的是,这种标准冲击下,甚至改变了一些社会单位的功能。教书的可以不考查他教书的情况,搞设计的可以不考查他设计的水平,编软件的可以不看他编的软件水平,而只看文章数。在某些高等学校里,出现了一批不教书的教授。他们从来没有上过课,就凭几篇文章跃升教授地位。人们应当记住的教训是,我们这是在重蹈美国的覆辙。在六十年代,美国教授之间流行的口头语是:“要么发表文章,要么灭亡。”(Paper, or Perish)教授们为了得到各种资助被政府的各种计划与管理办法压得喘不过气来,拼命写文章,对教学极不负责,从而教学质量大大下降。这一来,激怒了学生,1964年,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帅先闹事,接着,大学生罢课、骚动在全美此起彼伏,形成长时期折磨美国的政治问题。后来,美国规定了教授必须授课的最低课时数,增加了学生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发言权,尊重了学生对教员教学质量的评定意见,事态才逐渐平息下去。我们不希望,等到我们的教学质量真地大面积出了问题时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第四,在评定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时,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适当考虑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过我们要说,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就等于引用率,更不等于某几种外国的检索系统的引用率。实际上,国外的检索系统有许多,例如,俄罗斯的文献检索系统,欧洲各国的文章检索系统,还有我国自己建立的文章检索系统。而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其他的检索系统,更不考虑我们国家自己建立的文章检索系统,而单单采用美国的SCI来评价我们的研究成果呢。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部的任胜利同志的文章《期刊的影响因子与科研成果评价》一文的统计,在1997年SCI所收录的10033篇中国论文中,有10023篇(占收录文章的99.9%)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的,而以中文发表的只有10篇。这也就是说,SCI所引用的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大多数并不是为中国同行所首先获悉,这是因为这些文章大多登载在外国杂志上,中国同行要读到这些杂志总是要落后于外国人的。何况由于语言上的原因,用外文发表的文章,会大大限制在中国学者中传播的范围和影响面。这也就是说,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首先服务于国外的同行的。中国政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的研究成果,首先是为外国人服务,而且要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岂不是咄咄怪事。更为荒唐的是,我们尚且要拿这种标准来对我国的教育和科研单位排名次,并且说这种名次就是他们工作好坏的名次。
    因之,在必要考虑研究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时,适当考察它的引用率和受检索系统收录仅仅是考察方法的一种形式。这时,我们尤其应当对于各种检索系统平等看待。无论是美国的、俄国的、中国的,都应当一视同仁。特别,我们不能歧视中国的检索系统。中国的检索系统虽然还有待改进,但是它毕竟是我们自己的系统。特别它较多地反映了这些成果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外国的检索系统对我们的科技成果是带有片面性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取消或代替我们的检索系统。而我们对自己的检索系统的无视,这不是表明比之他们对我们的歧视尤深么。
    以上这些看法,在几年前,我在不同的会议上和文章里都曾经反复提到。我认为,现在应当急刹车。建议在评奖时,取消那种要求申报者给出引用率的劳民伤财的要求。成果是否产生过社会影响,由评奖机构去适当调查。在申报奖励时,只要求提交代表性论著三篇,和1500字的说明,即使是再伟大的成果1500字的说明也够了,而我们过去的申报材料要数十万字之多,实在是一种浪费。评奖的时间适当拉长,比如说一年。对报奖的项目应当在适当的媒体上,例如在网上公布,包括他的1500字的说明和代表作的题目,以便广泛征求同行的意见和评论。
     
    附记:本文曾刊登在《中国科技奖励》杂志2000年第一期上,作者在这里又进行了若干补充。原载于《科学时报》2000年5月25日第4版。  
转载于天益(www.tecn.cn)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2: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下面是武际可老师曾经发表过的文章题目:

武际可:说说停车的欠账
武际可:人类飞起来前后
武际可:打开近代科学之门的对话
武际可:庞伽莱获奖反贴钱——混沌发现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武际可: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周培源教育思想的探讨
武际可:谈科技水平的评定和论文与引用数
武际可:伟人的阴暗面
武际可:谈谈力学学科的新的综合趋势
武际可:霍州方言话古
武际可:回忆汉中十年——谨以此祝贺周培源教授九十寿辰
武际可:力学家之间的首创权之争
武际可:力学同数学亲如手足
武际可:早期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人送上门来的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
武际可:也谈“力学十大进展”
武际可:就人事改革给校长的一封公开信
武际可:说说我对数学院“分流”的看法
武际可:对高等学校的改革的一些看法
武际可:凭吊中镇庙和兴唐寺
武际可:也谈民主与科学

发表于 2007-6-19 0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武老师竟然是我们山西人啊,荣幸啊,,不过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就我的亲身体会来问一个问题,请老师谈谈他的看法:
最近几年研究生大量扩展,但是很多学校的设备又跟不上,导致了很多的学生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只是每天盯着电脑看文献,然后接着用机子仿真,,比如,我们研究所,试验设备倒是不少,前几年的研究生还都可以去看看,或者用用,可是现在呢??也只有博士生可以用了把,基本上没有我们的什么事了..真是汗颜啊>..这种情况是普遍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到底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啊??有意义嘛??
发表于 2007-6-19 0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为什么我转帖的武际可教授的文章
不能用来回复呢
发表于 2007-6-19 0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下面引用由周华2007/06/18 00:05pm 发表的内容:
武际可老师思维敏锐,学识渊博,敢说真话,下面转贴两篇武老师的文章,供各位网友参考:
武际可:谈谈力学学科的新的综合趋势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有相对独立的发展时期,有较多地渗透与综合的发展时期, ...
顶一下敢说真话的武际可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8: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下面的链接是武际可老师在天益的一个专版,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武老师更多的文章,感受武老师的思想锋芒:
http://www.tecn.cn/homepage/wujike.htm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在上海大学做博士后的时候参加过一届力学大会,会上最精彩的不是前面按部就班的学术报告,而是会议行将结束时几位老先生(包括武先生在内)的即兴发言。有些话我们在私下发牢骚的时候也说过,但是看老先生们站在讲台上鼓与呼还是令人非常振奋。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8: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下面引用由xulei20052007/06/19 09:30a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我转帖的武际可教授的文章
不能用来回复呢
发在哪了?我去看看。
发表于 2007-6-20 04: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发表于 2007-6-20 04: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发表于 2007-6-20 19: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际可老师访谈实录

现在,武老师总是强调一点:“我是退休的北大教授”!
顶楼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