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2|回复: 0

盘点2009年大事:网络民意推动民主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23: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人群2009

  他们是一个由“五湖四海”集结在网络里的人群,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呐喊因政府的顺应民意,而改写了邓玉娇等人的命运;

  他们是一批被关在拘留所或看守所“失去自由”者,因为法律人的努力和公民人权意识的增长,人权木桶上那块短板在渐渐“增长”;

  他们是一群被强行拆了房子的人,他们中的张剑在挥刀反抗中酿出“本溪拆迁命案”却被判缓刑的背后,透露出了司法者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方向”;

  他们曾是政府官员或国企“一把手”,他们中的监狱长张和平因在“10·17”越狱事件中玩忽职守而被捕,意味着“问责”已从行政撤职越升至“刑事责任”……

  2009年,“法治进程”因为他们而精彩,因为他们而跌宕。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9年12月下半月刊)话说2009

  本刊记者/刘爽

  《2012》与中国制造

  2009年即将过去,伴随着年终岁尾这个时间句号,人类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也将翻过。

  与大悲大喜的2008年不同,2009年的中国显得纷乱而没有主题,你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来梳理这一年的体验,这是一个摸不出头绪的年代。值得庆幸的是,不少人在去年这个时候预测的最糟糕的情形没有出现,相反,由于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不俗表现,中国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赢得前所未有的认同。

  当国人还沉浸在国庆60周年庆典展现出的盛世景象中时,他们没有意识到,去年奥运盛典只是一个预演和铺垫,今年国庆的这个世所难见的超级盛典,已作为一个象征性极强的图腾将中国推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始播出一则由中国商务部投放的“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商业广告,内容是宣传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产品其实也是世界上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的事实,欲借此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提升和改善“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眼下正在上映好莱坞大片《2012》,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中国制造的方舟拯救了世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在经济贸易领域中,“中国制造”反映的是中国崛起,并深刻影响世界的一个特定现象,中国生产制造的商品,如潮水一般涌向全球,无孔不入,外部需求成为拉动中国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中国发展30年,GDP很快就要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眼下,如何剖析中国的现实,如何预测中国未来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一股热烈的讨论潮流。今年9月,美国著名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他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不仅将改变全球经济,而且也将以其自身的模式来挑战西方的民主政治。

  曾几何时,“中国崩溃论”、“中国崛起论”、“中国威胁论”轮番登场,直至“中国统治论”及“G2 ”概念的提出,西方学者已经开始用一种乐观的笔调来描写中国未来的趋势,这种转变让很多国人不适应,就有学者警告国人警惕这种“捧杀中国”的论调,并怀疑背后有某种阴谋的存在。

  而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中国宣布以2005年单位GDP碳排放作基数,到2020年“减碳”40%~45%。中国所作的“减碳”承诺,等于向国际社会宣布,未来10年间,中国将更为坚决地以低碳方式发展本国经济,以低碳方式倡导民众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中国的减排行动目标向世人释放了一个信息: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并越来越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和信心。

  《蜗居》与改革

  眼下,一部叫《蜗居》的电视剧,毫无征兆地火了起来,引发的最热烈的话题是高涨的房价。据说最初的小说是个爱情故事,出品方为了吸引观众把它生生改成了房奴的故事。显然,它更有效地击中了这个社会的软肋,甚至比爱情更触动人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保等等方面的社会投资严重不足,而这些是一个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破解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难题,一直是让各级政府头疼的大事,但搬走这新的“三座大山”,似乎并不比当年搬走旧的“三座大山”容易。

  前文化部部长王蒙曾感叹国内有两个部长最难当:一是宣传部部长,二是文化部部长。他说的是20年前的事情,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关注热点——思想解放、观点争鸣。而当下的中国,通常“最难当的部长”所负责的领域,往往是改革最滞后或改革走了弯路的领域。

  被民间夸张地归纳为“房改将荷包掏空、教改将双亲逼疯、医改为两老送终”的“住、教、医”等泛市场化改革后,眼下最难当的部长显然属住建、教育、卫生这三个部长了。

  2009年四五月份以后,各地房价大幅飙升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的确给了年初唱空房价者莫大的嘲讽,没有人想到2009年的房市火爆至此,在全世界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唯有中国楼市热火朝天。高企的房价和浓厚的投机气氛让房地产市场目前处在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和风险。

  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对困难家庭住房给予支持,但直到2007年前后,住房保障的对象、范围、标准、方式等才逐步明确。这一轮高举市场化旗帜的房地产改革,为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集聚了无法回避的社会矛盾,高企的房价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悬在望房兴叹的公众头上,也悬在后次贷时代的中国经济头上。

  “住有所居”是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是执政党对全体国民的庄严承诺。目前的房地产乱象让政府面临一个大考,需要各级政府转变立场,摆正位置,从“财政型政府”变身为“民生型政府”,真正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

  与楼市火爆相映衬的是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烧的一把火,他首次亮相,就把“火”烧在了“择校热”上。不论是择校问题,还是“重点班”现象,折射出的都是一幅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真实教育图景。“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前途”这句择校广告语,听着就让人揪心。如果义务教育资源能更全面普及和均衡覆盖,就能抑制制造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不公,社会公平才有保证。现在,袁贵仁部长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其实可以看作是对此教育严重失衡现状开出的一副良药。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10年的“大跃进”,表面上繁荣红火,规模世界第一,博士数量已赶超美国,但仍摆脱不了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失业队伍、出不了杰出人才、出不了大师的尴尬现状。

  袁部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民意压力,而是一再推迟出炉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部长上任时,能否得到社会舆论较一致的正面评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活着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少不了会遇到生老病死。因此,医改是这两年老百姓呼声最高的话题之一。当“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行之有效的医疗改革自然呼之欲出。

  2009年4月,随着两个医改文件正式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医改的启动,目标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覆盖全体13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新医改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公立医院的社会公共产品的公益性,做到不分贫富贵贱而人人“病有所医”。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重点议题是民生建设。当下各界对民生问题的意见多多,其中包括百姓的收入增长、社会保障,以及长期以来矛盾尖锐的住房、教育和医疗。

  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一年来各级政府集中力量去保增长,多方面改革不是停顿就是放缓,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方面。目前是全面解决社会转型滞后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时候了,使中国经济在以“社会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次大改革中获得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加速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体制以及其他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改革长期规划,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改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