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7|回复: 20

超载的校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0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半吨的小卡车中装了50多小学生。
u10239136_1346eae78cfg2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学时学校组织去公园玩。那时候,每辆小车中要塞近百个小孩。挤在车中,脚根本不需要着地。

看来,我还是很幸运的·,居然没出什么事。
发表于 2011-11-22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坐农用三轮车,俗称三马去镇上参加活动。。。。
发表于 2011-11-22 10: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小学时站在11号车(双腿),吃锅巴砣,走3km到花果小学。上初中走6km到烽火中学,上高中走17.5km花3小时到临澧一中,上大学先走5km到观音庵,再坐车到临澧县城,再转汽车52km到常德市,再转汽车180km到长沙市,再花4元钱买4位数慢车票,站12或24小时火车厢,有时拥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令人窒息,终于到了武汉,凌晨1点华中工学院关门了,只好在鲁巷的小宾馆里过一夜。
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真实历史,也许在任何欧美文明社会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些双抢季节闷热难熬的痛苦的经历,使我想开发一种mini and micro CHP微型冷热电机组,来为那些至今尚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解决一些困难。
发表于 2011-11-22 11: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学集体出去活动都是走着去的。累是累了点,不过倒不会有这样的危险。
发表于 2011-11-22 13: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神奇的国度,豪华车里面装的都是公务员,领导。这个车在米国,人家只用来运猪崽和装稻草
发表于 2011-11-22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高中走17.5km,不是每天吧?上次我走14km,花了2.5小时。感觉还能走。再练练,准备参加一个27km的活动。

城市中的公共汽车不是一样?还有春运的火车。人多,有什么办法呢?好在城市里交通都是拥堵着的,只有蜗牛的速度。到是没听说飞机塞满人的。谁有魄力规定公汽只能载一定数以下的站客呀。象那工具车,规定不许载人就是了。
发表于 2011-11-23 09: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每天走,几个月一次吧。初中高中都寄宿在学校,初中是1、2、3年级共住1个大礼堂,500多人吧,初中餐餐是2分钱的南瓜汤,跟红军在井冈山差不多,当然他们是打仗我们是学习。高中好像是20多人一间房吧。大学是6个人一间,房子倒是新的,就是武汉太热了,夏天房间里跟双抢差不多难受。
现在搞军训,是很好的活动,让这些没吃过苦的学生,训练一下,常备不懈嚰,欧美日应该就是这么干的,你想想,他们生活那么好,平常不依靠各级组织管理训练一下,怎么可能有那么强的战斗力。我过去都是靠自我锻炼,没怎么组织,又没吃饱,真要跟美日欧打起来,不是他们的对手。
发表于 2011-11-23 21: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多年,我骑车去高中,骑车大约一个多小时。
发表于 2011-11-23 2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车祸很少的,

现在哪天不发生车祸都不正常。
发表于 2011-11-24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载的校车反映下列问题:
1,学校和居住结构不匹配。如果城市就近入学,或者学校不在郊外,不存在大量的学生流问题。如果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中心小学和初中,如果农民都住在乡镇,不存在学生客流问题,但会有农业生产员工客流物流问题。农村寄宿会增加农民教育成本,因此国家应该负担这些部分,前不久国务院搞了个学生伙食补贴每天3元,也算是一种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吧,但不知这个监控考核怎么做。建议国家以市场化的方法发展乡镇或村为中心的小城市,规模以乡人数为上限,约1-2万人,农民的粮食生产是靠太阳能吃饭的,所以一年只有较少的时间从事农业劳动,其他的时间,太阳自然哺育万物生长。人员集中以后,就形成了市场,就业主要从事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生产方面的工作,是可以做到局部平衡的,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
2,也反映了国家或城市对农民的垄断,尽管现在国家给农民的政策是孔夫子春秋时代以来二千六百年间最好的盛世,但农民仍只能分布在农业生产领域或只能给城市人建房子不能住房子,因此超载的校车还将继续。
3,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配备专用校车肯定是不经济的,因为学生顶多每天2次往返学校或家中,或者每周2次或者每月2次或者每学期2次,这与上下班客流或假期客流是一样的性质,正如寒暑假客流暴涨,校车超载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怎么样解决安全和相对舒适问题,科学规划、市场化改革都可以缓解超载现象,而行政手段诸如强制使用某种车型或交警队备案只会使校车资源更加稀缺,或者由于罚款等导致超载更加严重,严重侵害学生利益。

总之,校车超载反映了政府的垄断,我越来越赞成茅以轼强烈呼吁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只有象美国一样,开放绝大多数领域,任凭市场竞争,政府尽量少为人民服务,而让市场为人民服务,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会越来越高,穷政府富社会才是真正的民生。当然,垄断总是少不了的,比如军队、警察等国家的暴力工具,这在美国也没有废除。但,总有一天,没有军队、警察,没有垄断或者很少垄断的社会还是会实现的。
发表于 2011-11-24 1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公共汽车就可以了,上下学的时候拉一下。上下学时间要错开上下班时间。
发表于 2011-11-25 1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讲的是城市。
可通流的图片反映的是农村乡镇,而且还不是那种最差的农村,最差的肯定跟我一样靠两条腿了。
发表于 2011-11-25 15: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小学的时候上学甩火腿。
乡村的机耕道偶然会有汽车或者拖拉机开过来,学校就在机耕道的旁边,有汽车或者拖拉机开过来,胆子大的就爬车,我也爬过,但没有摔过,记得有一次一个兄弟没抓稳,摔了下来,半天没有从地上爬起来,而汽车根本不管这些,呼哧呼哧就开走了。
中学离家大约15公里,每周回家一趟,全甩火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小时候过得真TMD苦逼。没办法,谁叫老家是个穷地方。
发表于 2011-11-26 23: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新闻说政府要捐赠校车给外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