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30 0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华 于 2012-1-29 10:35 发表
现在一般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三层结构,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幔是流体,由于地幔的缓慢运动导致地壳中能量的累积,最后在一些地方发生断裂,也就是地震。这种看法应该是主流看法。从地幔流动分析地震应该有人在做,我记得过去看过一个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幔流动的片子,但是这里比较困难的地方可能是地壳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同时地幔内部的各种参数分布实际是不知道的,因此你很难对它进行分析。前几天刚放假的时候,我们在茶余饭后版块谈过“地球空心论”,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论主要就是因为对地球内部结构尚没有有效的测定和分析方法,所以应该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工作。
要不是非常有难度,很多成果都会出现了,尽管人们认为地幔在流动着,但是流动的太慢了,看不见又摸不着,检验很困难,现在声成像只能做到很小的范围,这部分的数值计算也很少开展,所以很多“论文”也仅仅是皮毛的提一提,大部分文章都是"白话文",或者图文并茂的,地球表面数据记录
真刀真枪的拿地幔的流动和地震关系来算一算,凤毛麟角,美国,日本力学专家已经开始进行断层数值分析,但是还不是按照流动来计算的,大部分文章也仅仅是万金油式的,在饭后茶余谈谈这个,也就是提个醒,如果见到有人按照流体来算,别忘告知一声:
流体力学还有很不同的失稳和突变的研究方法,现在地震研究几乎停步不前,地震局把大部分财力用在修建筑,住房,和震后震级震源地点确定上面,一些业余预报地震的研究人员又技术水平底,声成像,声传播,以及地震资料回归分析和数值计算技术都用得很少,沿用的还是还很少是分析的方法,难有大的突破,所以本文目的在于鼓励一些抢不到基金课题和正规渠道课题的力学工作者,那怕是茶余饭后,把有关的最新理论投入这方面,有几年功夫,也说不定会抱大金娃娃。
附录:
随着地震记录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方法的改进, 提高了层析成像的分辨率. 新的层析成像结果提供了华北克拉通及相关区域上地幔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华北克拉通东部上下地幔过渡带为高速体, 在高速体上、下存在一些低速异常体;
(2) 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壳下的高速体延伸到约 200 km深处. 接收函数叠加成像是构建地幔过渡带结构的有效手段, 密集台站探测提供的精细结构成
像结果显示,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幔过渡带厚, 中间略薄(与全球平均厚度比较), 西部又稍变厚. 根据 410
和 666 km 间断面形态的反相关性质, 通过反演 410 km 间断面结构, 推测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和汾谓
地堑)下方, 是上地幔低速区.
华北克拉通东部下方的地幔过渡带结构保存了太平洋板块俯冲物质在过渡带停滞的特性. 华北克拉通中部上地幔的低速结构以及横波分裂观测结果表明, 存在局部不均匀的地幔对流状态. 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高速体表明, 厚的古老岩石圈根没有被破坏. 这些地震成像结果展示了华北克拉通上地幔结构的概貌, 提供了窥视深部构造特征的图像.
综合不同资料和分析方法得出的华北克拉通不同深度的地震成像结果, 可以探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周围的地幔流动, 以及克拉通岩石圈与周围地幔相互作用的信息. 我们推测, 华北克拉通东部上地幔在晚中生代的流动主要是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大地幔楔的影响. 俯冲板块脱水、俯冲海洋岩石圈进入上地幔, 并对上覆地幔造成局部扰动, 使华北克拉通下方的上地幔呈现快速和不稳定的流动特征;
不稳定的上地幔流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的薄弱带(如太行山地区和郯庐断裂带)相互作用的结果激化了热/化学侵蚀、 与没有被破坏的西部鄂尔多斯克拉通根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地幔湍流的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下方地幔则处在自西向东相对稳定的流动状态。
岩石圈厚度剧烈变化过渡区的低速上地幔, 以及一些零散分布的低速体, 是地幔流动中的局部不稳定区域. 3 华北克拉通破坏方式与动力学机制
华北克拉通破坏方式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拆沉和热侵蚀是目前最主要的两种模型. 拆沉模型的本质是指由于重力失稳导致的垮塌. 在拆沉过程中, 加厚的下地壳转变成榴辉岩, 此榴辉岩与下伏的岩石圈地幔一起被拆沉进入软流圈地幔. 显然, 该模型预测的现今岩石圈地幔几乎都是新生的, 且岩石圈减薄已涉及到地壳. 热侵蚀作用模型的基本涵义是 称为热-机械侵蚀; 与此相伴随还会发生岩石圈的化学侵蚀. 除这两种讨论较多的模型外, 还有橄榄岩-
熔体相互作用、 机械拉张作用、 岩浆提取作用等模型.
自古生代以来, 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及周边的构造事件, 诸如晚石炭世古亚洲洋向南的俯冲、三叠纪扬子与华北板块的碰撞、中生代-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 此外, 冈瓦那超大陆裂解, 地幔柱作用, 甚至印度板块同欧亚大陆的碰撞, 均被列入可能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原因. 随着观测和实验数据的不断积累, 多种解释各自的依据似乎越来越充分,
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因此, 需要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的角度, 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方式和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特点是: (1) 大范围(整个克拉通东部); (2) 岩浆活动持续时间长; (3) 岩浆性质和空分布以及构造特征都表现了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 (4) 缺乏源于核幔界面大地幔柱引起的软流圈上涌证据. 因此, 我们推断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是源于非地幔柱的地球深部动力过程. 不管这种动力学过程是单一因素的还是多因素的, 都会与岩石圈地幔和周围软流圈地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尽管早期周缘块体对华北克拉通的挤压造山作用, 使地壳增厚和下地壳向榴辉岩转化, 导致局部重力失稳. 但从地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 我们看到华北克拉通下部地幔流动体系的独特之处是局部快速运动和不稳定性以及太平洋俯冲板块和停滞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 产生了如图 7 示意的地幔流动体系. 在这一地幔流动体系中, 俯冲板块脱水使地幔弱化; 俯冲板块脱水、物质拆离进入上地幔使地幔中的熔流体增加; 对流地幔的增温、 减压作用等, 导致岩石圈部分熔融, 或者诱导软流圈来源的熔体与岩石圈地幔不断相互作用, 形成饱满的地幔橄榄岩[18,35]
.
我们认为, 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引起的地幔楔造就了作用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一个活跃的地幔流动体系(图 7). 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根被破坏过程中, 俯冲板块及其停滞于地幔转换带中的俯冲物质和地幔楔的规模和位置不断变化, 使东亚大陆下方地幔对流加速和不稳定性增强. 这种流动体系不仅改变了软流圈物性, 而且促进了软流圈沿克拉通岩石圈薄弱带上涌
[ 本帖最后由 yuren2 于 2012-1-30 01: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