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5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基百科:
自我[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自我的其他意义,详见“自我 (消歧义)”。
自我(希腊语:Ego、英语:Self),是一个人类个体,对于其自身整体的存在,所产生的一种自觉意识。通常人类个体会认为他们自身是一个连续性、整合、不可分、而且具备独特的自我。对於哲学家与心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课题。这也是各宗教,如佛教,所长期关注的一个主题。
自我,基于意识,有两个意义:其一,自我作为人有意识的人格,和本我、超我并列;其二,自我具有自意识我的反思视角,可以自我意识,了解我的所有人格,及至意识作为我的本质。
目录 [隐藏]
1 哲学上的自我
2 心理学上的自我
3 宗教上的自我
4 参见
哲学上的自我[编辑]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法语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哲学命题。
确切的说是,我思考,所以意识到了我的存在。
意思是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心理学上的自我[编辑]
自我(ego)是针对与个人同环境的关系,有关的所有心理机能的术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生命最初的六或八个月便开始形成,到二或三岁时便已建立得很好。当然,大部分的变化与成长在这以后都出现了。自我的机能包括:知觉、学习、记忆、判断、自我察觉和语言技能。自我对来自环境的要求做出反应,并帮助个人在环境中有效地发挥作用。自我也对本我和超我的要求作出反应,并帮助满足个人需要、达到理想和规范的标准,并建立健康的情绪平衡。
自我根据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来运转。在这一原则下,自我一直等到能够发现,一个可为社会所接受的表达或满足形式时,才去满足本我冲动,以此来保护个人。在自我中,原始过 程思维变得服从于一个更以现实为取向的过程,称做次级过程思维(secondary process thought)。当自我成熟时,这一过程便开始发挥了支配作用。次级过程思维是当我们谈论思维时通常所指的一类逻辑、序列思维。它允许人们做出计划和行动以便与环境打交道,并且允许人们以个人和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获得满足。它使人们延迟满足。它透过审查计划能否真正作用帮助人们检验计划。后面的这种过程叫现实检验(reality testing)。
宗教上的自我[编辑]
参见:自我、自性及本性
参见[编辑]
本我、自我与超我
自我意像
自我实现
自我中心主义
自性 (荣格心理学)
本我、自我与超我[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ango-nosources.svg
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5月25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目录 [隐藏]
1 本我
2 自我
3 超我
4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编辑]
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自我[编辑]
主条目: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超我[编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编辑]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分类:心理学
自我意像[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我意像(Self Image),亦作自我意象或自我映像,为心理学概念,一般用来指一个人在内在的图像。通常来讲自我意象挺难改变的,它不仅是指能具体被他人观察到的客观事物(身高,体重,头发颜色,性别,智商,成绩等等),而且还指那人通过自身经历或者评价他人而学到的一些事情。对于自我意象一个简单的定义是对于问题“你认为别人怎么看你”的回答。这个名词原来是客观的名称,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牵涉到价值判断。
概述[编辑]
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经常具有一些完全客观的资料,譬如:身高、体重、性别等。此外还有一些较抽象的因素,例如:
我瘦吗?
我是否超重了?
我算好看吗?
我弱吗?
我强壮吗?
我聪明吗?
我笨拙吗?
别人认为我比较和气吗?
我是好人?
我是坏人?
我是阳性?
我是阴性?
我受欢迎?
自我意象的维持[编辑]
研究证明当人们对一个来自受刻板印象影响的群体做出评价时(如中国人有数学方面的天赋),人们得出的评价通常受到自身的自我意象影响。取决于自我意象的好坏,如果一个人是自信或自我肯定的,他/她很可能对一个有着刻板印象的群体做出一个较为正面的评价;反之当个人的自我意象受到挑战或威胁,人们可能会给出更多带偏见的评价。[1]人们通常会选择贬低他人来保持自身的尊严,在自我意象维持的过程中产生刻板印象和偏见。[2]
参考[编辑]
^ Fein, S., & Spencer, S.J. (1997). Prejudice as self-image maintenance: Affirming the self through derogating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1), 31-44.
^ Florack, A., Scarabis, M., & Gosejohann, S. (2005). The Effects of Self-Image Threat on the Judgment of Out-Group Targets. 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2), 87-101.
Rogers, T.B., Kuiper, N.A., Kirker, W.S. (1977)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677-688.
自我实现[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ango-nosources.svg
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9月11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时,特别是孩童时期遭受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开始有自我防卫的意识,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编辑]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益。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只相信现实和自己,而不是相信三人成虎的成见和这社会的偏见。
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并不代表接受别人的意见)。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带有哲理气质,有幽默感。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对世俗不轻易苟同。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自我实现之道[编辑]
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臻于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有以下建议: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
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做决定。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
设定积极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
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的一边,坚持到底。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相关条目[编辑]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
罗哲斯
分类:心理学
自我中心主义[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ango-nosources.svg
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4月17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根据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这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称自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在对自己的观点方面和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还有唯我论有相似的地方,可视为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自我中心主义以自己为中心解释世界和处理事情,其基本原则为“自我中心”。
目录 [隐藏]
1 自我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
2 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学观点
2.1 定义
2.2 自我中心与自私
2.3 自我中心在男女亲密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3 自我中心主义的知识论观点
4 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观点
自我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编辑]
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就由“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在形而上学中的观点基本上跟唯心主义一样,认为世界只是我们的感觉,物质存在以意识为基础。但分别在于,唯心主义注重的是真实和理念的分别,自我中心主义注重“我”。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建基于“我”的感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世界亦可以被“我”改变,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定义论由此引伸发展开去。
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学观点[编辑]
定义[编辑]
自我中心的意义是什么?在发展心理学上关于自我中心的名词有两个,其一是幼时自我中心(egocentrism),其二则是青少年自我中心(self centric);然研究者以为,尚有第三种自我中心的型态在青年其之后仍然存在,可能持续至成人期,且会影响两性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兹将三种自我中心的定义分述如下:
幼时自我中心(egocentrism):
指前运思期的思考特征,婴儿无法以他人的观点来考虑现实的状况。在皮雅杰(1926)著名的三山研究中发现,儿童倾向以“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状况”类推他人所见,于是便推论4-12岁的部分孩童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眼睛所见的景象;此研究结果虽被后人反驳有所低估,但此自我中心现象在孩童初期的确是存在着的(Dason,1977)。
青少年自我中心(self centric):
指在发展历程中的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现象,分别是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与个人传奇(personal fable)。前者指的是青少年有时会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是舞台下的观众。这些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随时随地都在审查自己、批评自己,因此非常注意服装仪容。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而后者是说,个体会认为自己的经验十分独特,视冒险的事件为上天赋与的考验,而产生一种无懈可击的错觉(如飙车不会有危险、闯红灯、作弊抓到的不会是我等等)。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中心:
系指个体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仅顾及到自己的想法和利益,而忽视对方(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可能的不方便、心理上可能的不适感受及物质上实际的损失。这样的情形较常发现在男生身上,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先天(脑侧化)及后天(同理经验、社会价值观)有关。
自我中心与自私[编辑]
自我中心所涵盖的构念较大,而“自私”的构念通常包含于“自我中心”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然而,自我中心并不一定涉及与“利益”相关的命题,例如有时候自我中心者伤及的并非对方的利益,而是对方的心理感觉或两人长期的关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而自我中心者的意识则不那么明显,换言之,他们有时候知道自己如此行为会伤害别人,有时候却不那么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决定了之后便一意孤行,并且很可能在遭受批评时名正言顺的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没办法。”
自我中心在男女亲密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编辑]
根据前面所述,男性普遍自我中心的现象可能和先天、后天均有关系。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许多研究已证实男性的脑侧化较女性明显,而男女在处理有关自己与他人的讯息时也会激发不同的脑区(Shaywitz et al,1995),可见男女在生理结构上负责“自己”与“他人”的机制便有些不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与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ing)赋予男性较多成就压力、女性较多关系压力。此外,在亲密关系中面临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合等问题时,男性较易采用task orientated,女性则较习惯使用relation orientated的沟通处理方式。故研究者依此假设,若依照连结论式(PDP)的观点,我们的认知基模可能受到生理限制及后天经验影响,在面临冲突事件时,虽然男女认知结构中与self, other, relation及task的相关概念都被激发,但是女性在other与relation的路径连结较为紧密,而男生在self与task的激发速度较快,进而造成男性较为自我中心,而女性则因考量对方的感受、不断退让而蒙受其害。男性在面临自己与伴侣想法或行为上的冲突时,通常会视对方为自己的外延工具,所以容易只想到自己,而忽略对方仍为一个“理性的自身”(Kant,1770)。
自我中心主义的知识论观点[编辑]
自我中心主义否认知识的真实性,认为“我”才是根本和权威。感觉是思想赋予肉体对世界的联系,而知识就是从感觉获得。也就是说,思想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定义感觉的真实性,但主要以泛虚假主义的判断原则为答案。即是“可能是假的,就不可能是真”,于是对感觉持怀疑态度。知识,感觉都是“我”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因此知识的基本是“我”,这个观点跟唯我论相同。自我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定义以“我思故我在”终结。
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观点[编辑]
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分类:主义哲学理论
自性 (荣格心理学)[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四大原型之一。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灵的中心。有神的形象。
目录 [隐藏]
1 常见象征
2 例子
2.1 文学
2.2 电影
2.3 游戏
常见象征[编辑]
在梦中常以老智者或是助人动物的形象出现。以曼荼罗(mandala)为象征。其他代表象征有太阳,黄金,石头,树等等。
例子[编辑]
荣格认为道教内丹术中所说的元神即是自性、式神即是自我。
日裔的荣格学者认为禅宗《十牛图》中的牛是自性、牧童是自我。在这里“牛”又称“心牛”。
文学[编辑]
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中的莫札特及其他的不朽者,以及给哈瑞条约与引哈瑞入舞厅的人,皆可视为哈瑞的自性。
《青蛙王子》中小公主的金球。
电影[编辑]
《黑客任务》中的Morpheus。
《星际大战》中的欧比王‧肯诺比(Obi-Wan(Ben) Kenobi)及尤达(Yoda)。
游戏[编辑]
《Remember11》中玩家的里设定原型就是Self。
[隐藏] 查 论 编
分析心理学
名人
卡尔·荣格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玛丽-路易丝·弗兰丝 · 伊莎贝尔·迈尔斯 · 大卫·柯尔塞 · Aušra Augustinavičiūtė
概念
潜意识 · 集体潜意识 · 原型
心理测验学 和 职业测试
三因子模型 · 16PF · 大五 · NEO-PI · MMPI · Kingdomality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
INTP · INTJ · INFJ · INFP
ISTP · ISTJ · ISFJ · ISFP
ESTP · ESTJ · ESFJ · ESFP
ENTP · ENTJ · ENFJ · ENFP
柯尔塞气质类型测试
工匠 (作词人 · 巧匠 · 表演者 · 推销员)
监护人 (调查员 · 保护者 · 供给者 · 监督人)
理想者 (优胜者 · 咨询师 · 治疗者 · 教师)
理性者 (建筑师 · 陆军元帅 · 发明家 · 策划者)
其他
九型人格 · FIRO · 互动作风 · 社会人格学 · 气质 · 四种气质类型 · 五种气质类型
分类:心理学文学理论佛教术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