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0|回复: 0

[转帖]元芳,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1 05: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据新华社长沙10月19日专电 继“咆哮体”“甄嬛体”“淘宝体”等网络文体走红后,“元芳体”近日迅速蹿红网络。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一口头禅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它以250多万的讨论量,雄踞微博话题榜首,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经常见到以“元芳,你怎么看?”开头的回复帖。网友说,这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也有人说,体现了广大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愿望。

  元芳引发“千万次地问”

  “今天为何不发工资啊!元芳,你怎么看?”“最近作业很多,元芳,你怎么看?高三的孩子伤不起啊!”……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造就“元芳热”,网友纷纷套用此句式,随意添加任何具体内容。“元芳体”在微博上迅速成为热点话题,短短数日内,“元芳”被询问了250多万次。

  元芳是谁?为何引发网友“千万次地问”?在拥有众多观众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是主角狄仁杰的保镖,每每在探案关键时刻,狄仁杰总要神秘兮兮地问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很固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当狄仁杰阐述完自己的看法后,元芳称赞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

  这一片断被网友吐嘈,并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进而产生各种版本。

  流行语体现社会心态

  “元芳,你怎么看?”被网友疯狂热捧,表面上是因为这种稍带揶揄、自嘲甚至恶搞成份的句式容易被网友记住,然后“嫁接”到各种叙事中,其实从更深层面上看,网友要表达的意思不仅于此。

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网友在征求“元芳”的问话里,把抱怨当成解脱,将自嘲当做放松,不管是倾诉,还是发泄,或者只是纯粹笑话,都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排遣压力和忙碌辛劳的“良药”。

  也有分析认为,使用“元芳体”的网民是希望了解其他人的看法与自己是否相同,寻求的是网络评论和对待社会事件看法的统一性,追求的是民意的共鸣。

  从之前的“凡客体”“咆哮体”“高晓松体”“甄嬛体”“离骚体”“诗经体”“淘宝体”,到如今迅速蹿红的“元芳体”,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网民的某种心态,而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相继出现,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晓红认为,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其次是流行语满足了网民某方面的诉求。网络流行词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得到广泛转载与快速传播,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大的传播能量。

  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强,微博体现了草根的力量、网民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网民不再满足于盲目接受传统媒体疲劳式的单向“信息轰炸”,更愿意针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发表意见,甚至对于某些背离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表达质疑。

  专家认为,“元芳体”的迅速蹿红,正是体现了网民表达意见、寻求民意共鸣的社会心态,作为网民分享信息、互帮互助的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让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