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43|回复: 7

关于翼型失速的数值模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0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首先声明一下这是个不可压缩的模型,不是可压缩的)偶在用FLUENT模拟翼型失速过程中,随着冲角的增大,分离涡始终不明显或者基本上观察不到,冲角在20°的时候还是不怎么明显,请问这问题出在哪了?我选用的湍流模型是realizable K-e模型,在大冲角时用的非平衡壁面函数,在小冲角时用的是增强型壁面函数,这样设置有什么问题没有?现在这里谢过大家了!小弟亟需大家的帮忙!!!!
发表于 2009-11-30 12: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从基本面上提点建议:
(1)不建议换紊流模型。虽然紊流模型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优缺点。但我们对这东西本身有点不清楚的地方,换了紊流模型,等于又增加了一个参数。使得问题更难解释。
(2)数值模拟与网格有关。你放了足够的网格了吗!
(3)进口紊流度对分离有很大影响,如果用FLUENT自动给的值,进口紊流度是很高的。这样,分离会推迟。
(4)也许20°时,就是还没有分离呢。你有实验数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5: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在这里表示感谢,对于第二个建议,网格我做了20多万的,对于一个二维的模拟已经足够了。对于第三个建议我也很赞同,我用的是fluent默认的进口湍流度,但是不知道进口湍流度到底怎么算?能不能在赐教一下!
发表于 2009-11-30 1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格的密度主要是看固壁附近的。一般需要到y+=1左右。20多万确实是很多。
进口紊流度是根据实际情况定的。如果是风洞(水洞)试验,那么风洞有它的指标。如果是在大气中飞行,大气的紊流度应该是很低的,或者尺度很大。所以可以试试紊流度小于1%,尺度在10米的量级上。你如果能找到关于大气中紊流的书,那是最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版主的认真回答!
发表于 2009-12-6 08: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离对网格分辨率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对近壁网格的分辨率。因此应当在近壁区采用边界层网格,而且第1个网格到壁面的距离应当充分小。 NASA的CFD验证计划的RAE2822翼型绕流算例(http://www.grc.nasa.gov/WWW/wind/valid/raetaf/raetaf.html),第1个网格到壁面的距离为弦长的十万分之一,而且还仅是RANS的计算结果,如果采用LES (例如欧洲的LESFoil计划)或DES,估计网格跨度还得降低。

[ 本帖最后由 lixl-imech 于 2009-12-6 01:27 编辑 ]
发表于 2010-5-6 22: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各位的看法:1)贴体边界层对分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议查询第一层网格的厚度,不同的机翼都有不同的要求;2)紊流可以通过认为设置紊流度来实现,对于模拟大攻角分离,取0.5%应该可以实现。
发表于 2013-1-11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模拟分离泡的话 很难让我相信20度了还有分离泡。我怀疑流动是完全分离的?
明显kw模型对于边界层流动更加准确。或者用SST可能更好。
入口湍流度,需要参考试验。如果没有试验对照,正如楼上几位所说,大气湍流度很低的。所以取一个比较小的值是可行的。
我的经验是,湍流度确定还可能与雷诺数相关。我模拟的都是低雷诺数流动,发现来流湍流度在0.1%到1%之间,湍流度的变化会影响翼型上转捩点的位置,分离泡的形成。小于0.1%,结果变化就差别不大了。在试验中,参考《Boundary Layer Theory》的结果,能够到达的最小湍流度能有0.02%。我参考的试验声明湍流度范围是0.03-0.07%之间。我就取0.05%。这个范围内的湍流度影响不大的。
还要注意入口湍流度的衰减。你需要保证入口湍流度衰减到前缘的时候到达你想要的值,而不是直接把你想要的值放在入口处。这点在大于0.1%的湍流度情况下比较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