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飞跃重洋

鱼为什么侧身游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0 05: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4-20 05: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rs333 于 2012-4-19 21:31 发表


这是原因,还是结果呢?


结果就是需要有机制进行稳定
发表于 2012-4-20 15: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原因,还是结果呢?
可以说鱼身体的形状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就好像说蛋和鸡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呢?蛋是鸡的原因,也是鸡的结果。或者好像说宇宙大爆炸是原因呢,还是结果呢?我们说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宇宙大爆炸是上一代宇宙末日的结果,也是下一代宇宙诞生的原因。
或者再引申一下,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呢?两者互为因果。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原因,也是牛顿定律的结果。
实际上,我们可以证明,进化不仅与力学有关,而且只与力学有关;当然,不仅仅是与流体力学有关,而且也与固体力学有关,或者简单地说,进化只与物理学有关。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我们(至少我个人)相信,所有的系统包括人类社会系统都是受到物理学定律支配的。
发表于 2012-4-20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我智慧没那么高。我只明白不稳定,可能有新的机制,我的知识就这一点。
发表于 2012-4-21 1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力中心在重心上面是一种静稳定结构,这样在鱼的身体略微倾斜时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浮心在下重心在上则明显是静不稳定的,稍有倾斜鱼就会翻过来,因此这样的结构是合理的。在选择左右机动还是上下机动方面,我觉得重力还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正如前面coolboy所说,在重力作用下,水平面是个等势面,鱼在左右方向(也就是垂直于重力的方向)上摆动尾巴时左右用的力是均衡的。如果改成上下运动,则在向上摆动时要克服重力,在向下摆动时又会得到重力的帮助,结果就是上下摆动需要的力量不均衡。同时从重力势能的角度看,左右摆动的情况下,鱼的运动轨迹是水平曲线,重心高度基本不变。上下摆动的情况下,鱼的运动轨迹是垂直曲线,重心高度忽高忽低,也就是动能与势能在随时发生转换,最后将影响能量使用效率。这大概是大多数鱼都是左右摆尾运动的原因。前面我提到过鳐鱼,这种鱼的身体是扁平的,但是它的运动方式与普通鱼有很大区别,它不是靠摆尾获得推力,而是靠波浪式地摆动两侧的鳍获得动力,尾巴只是一个平衡工具,从而也可以在运动时保持重心高度的稳定。
发表于 2012-4-21 2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bmaster 于 2012-4-21 05:28 发表
浮力中心在重心上面是一种静稳定结构,这样在鱼的身体略微倾斜时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浮心在下重心在上则明显是静不稳定的,稍有倾斜鱼就会翻过来,因此这样的结构是合理的。在选择左右机动还是上下机动方面 ...


事实是很多鱼的结构就是浮心在下重心在上,明显是静不稳定的,稍有倾斜鱼就会翻过来。关于重力势等势面的解释,显然有个事实需要考虑:鱼体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 本帖最后由 onesupeng 于 2012-4-21 12:42 编辑 ]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2-4-21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onesupeng说的对,我也刚刚想到,因为鱼的浮心在重心下面,所以鱼死了以后才会肚子朝天。鱼在活着的时候就靠鳍的摆动维持向上的姿态。
发表于 2012-4-21 22: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静不稳定的结构便于提高机动性,大概鱼的机动性要求确实很高啊。
发表于 2012-4-22 0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和海洋的流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即一般水平速度远远大于垂直速度,尽管此时每个流体块的密度与之临近流体的密度几乎相同。受重力场的影响,大气和海洋的密度变化也以垂直方向为主,即对应于密度变化引起的压力p的等位势面与重力等位势面几乎平行。尽管潜艇的壳子是金属制成,潜艇整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必须大致相同。在此条件下,潜艇沿着等位势面的水平运动也还是应该比垂直向的运动要方便。
发表于 2012-4-22 0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觉得大家说的都挺有道理。我接着根据各位的观点猜。
(1)鱼鳔的作用。水深的变动改变了压力。这也许会改变鱼鳔的体积,从而改变鱼的密度。所以,鱼在上下活动时,必须要维持鱼鳔的体积。这也许要额外的努力。我不知道鱼是如何改变鱼鳔的体积的。
(2)我查了一下海水的密度与水深的关系。这个变化如下图所示。不知这个变化是否支持onesupeng的鱼的密度跟水的密度一致,还是支持coolboy的势能解释。这个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温的变化。

我是比较倾向于鱼鳔的作用的。但还有一类的鱼是没有鱼鳔的,像鲨鱼。那么这一类鱼的游泳行为是否与有鱼鳔的鱼的行为有所不同?

[ 本帖最后由 通流 于 2012-4-22 08:27 编辑 ]
density_depth.jpg
发表于 2012-4-22 08: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鱼体和水有差异这是公认的,不过这个差异很小。鱼鳔的作用之一是调节浮力这也是公认的,比如当鱼从一个深度到达另一个深度以后,为了维持其停留在这个深度,可能会通过鱼鳔来调节浮力以节省能量。对于没有鱼鳔的鱼,可能需要胸鳍等附属结构来维持。当然,维持深度的办法应该是多样化的。

我对于鱼体密度和海水相当的论证是为了说明,鱼类上下摆动和左右摆动的动力学环境相当,通流给的海水密度变化曲线正说明这一点,因为其密度变化在3%以内,并且其梯度非常小,在鱼类摆动的距离范围内,密度变化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我这里给一些截图,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当然要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要辩证看待,多看些多思考些,甚至动手观察和研究,把书读活。

[ 本帖最后由 onesupeng 于 2012-4-22 01:29 编辑 ]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发表于 2012-4-26 1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稳定性也好,势能说也好,关键是对于进化来说能获得什么优势。是更有利于捕食,还是逃生时更快?

送个帽子,我们这个论坛的参与者多少有点流体力学沙文主义。

我还是认为鱼左右摆动更有进化优势。我想提醒大家,在星球上,左右是对称的,而上下是不对称的。左右摆动,鱼儿进化获得的保护性特征能够得以保持,而上下摆动则会效能降低甚至失效。如果上下摆动,由于重力场的存在将使鱼的逃生路径取某一方向偏好,那它就惨了,这鱼儿就好像被前锋了解扑球习惯的守门员。另外,我想不出水的密度梯度对于米粒大小的鱼儿有什么作用。
发表于 2012-5-2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用同样的理论去解释鲸类/鸟类的游动吗?
发表于 2012-5-5 1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ustcsunl 的帖子

是指42楼吗。那根本谈不上是神马理论,一时想到而已。
但是我还想,大型鱼类上下运动可能有优势;鲸类需要上浮呼吸,上下游动是生存必须;鸟类在空气中飞行,重力与升力相当,俯冲无论对于追击还是逃命都是可选路径,小型鸟类具有比捕食者更快速的向上飞行能力。
发表于 2012-5-6 1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nesupeng 的帖子

大佬,太高兴了,抓到你的一个小错误了,鲸鱼不是鱼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