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43|回复: 13

[讨论]Pit to pou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4 1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I want to be a man to dig a big pit!!
Let others pour the water in it!!
Who can tell me where to di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5 07: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How to dig the big pit:
The first step is choose the point where you will start up.
The second step is choose tools that you will use later.
Maybe you should find some friends to help.
Maybe you should look into others work.
Maybe you should have a plan!
Maybe you should do it now!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5 0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Do you understand my meaning?
Give me your answer,OK?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发表于 2006-12-1 16: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牛顿早就说过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挖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1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近日看亚运会,心里很高兴。中国健儿好样的!
可以想到我们的交通研究,心里却很难过!
太多的人崇洋媚外,一味吹捧所谓的外文期刊,一味的推崇EI和SCI,以致老外利用国人的虚荣心大做文章,到处开什么国际会议。太多的国内期刊抬高版面费,令我们这样的穷学生苦不堪言!
从今以后,我希望大家拿出真东西,讲就讲自己到底研究了什么,有什么创新。真枪真刀,说事;少拿发了什么鸟文章,发了多少鸟文章,发了什么国外的鸟文章说事!
我的一个心愿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期刊,自己的语言成为世界潮流!让别人去赶,而不是我赶别人!
发表于 2006-12-9 13: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楼上的想法我很赞同,就是扬中华民族的威风,但是这不是光说就行的。国外期刊的文章都有创新这点你应该赞同吧,国内期刊的文章价值有多大你也心理有数吧。我们利用国外的期刊这个平台发表文章超过他们不也是很好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我要好好努力!
埋头干,今天仅仅是发发牢骚!
希望以后真能实现目标!
大家一起努力吧,明天属于我们新一代!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7: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想想7楼说的却有些道理,现时无奈的做法只能是这样。
但是长远看,以己所短求必与他人所长,终非易事!
看看我们仰慕的国内的大牛,有不少人发了不少Trans.Res. B 甚至trans. sci.,
可是数量与国外的大牛相比,实在是少的可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以己所短求必与他人所长”的战略只能造就少数几个这样的国内牛人,与国外相比数量太少!
总跟在别人后面跑,终非良策,我们得想想"思夷长技以制夷”![br][br][以下内容由 lovellhe1 在 2006年12月21日 07:52am 时添加] [br]
修正:以己所短求比于他人所长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06: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破与立的关系
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然这一现象长久以来都是存在的,特别是在中国。
应该已经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可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增加自己的一点认识,增加人们的重视程度,以期现象的改观。
这一现象就是国人对于权威的过分推崇,一味的追随,而缺乏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与这一现象紧密相关的就是国内研究的风气,这个风气是追着别人的尾气奔跑。
许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跑以后,感觉是什么呢?觉得学了不少东西,遗憾是什么呢?好像没有自己的观点!
要扭转全局是不易的,可是搞研究,特别是有点志向的,都得想想自己该怎么办。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0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接上一篇 破与立
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事实背后的规律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我们的许多知识源于学校的书本学习,书本的知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似乎
很合理的排序;多年的接受性教育,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应该是循着上面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可是细细的考量以下真实的科学研究发展史,由这样一个事实:特定规律的发现并不循着单一的路线。有些时候问题的认识是从复杂推向简单的。
道无常道,法无定法。虽然从全局而言存在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可是在某些片断却依循相反的顺序。
我们做研究的多应当重视这一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希望属于年轻人!
年轻人不是特指年龄小,年轻的心态可能更重要!
为何目前总体上西方的科学研究强于中国呢?原因很多,可是我觉得有一条似乎
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的国内教育重于遵循权威、遵循已有规律!这一点大大打击了年轻人的创造性。我没有出国接受过教育,对于国外的情况多是间接了解。可是仅我所知,西方的教育似乎更着眼于对事物真实面目的探寻与发问!
写着几句话,就是想让长期呆在国内的年轻人,反问一下自己,“我是遵循权威之路呢?还是追寻事物之本来面目?”
心态变老容易,我们周围的环境如此。
心态年轻不易,我们要与环境斗争!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1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今天我站路口很久,观察信号灯的控制交叉口的交通。
显然我观测的路口是一个light traffic intersection.
单入口道的排队车辆数最多四量,一般两辆。
绿灯期间,排队车辆的启动时间与速度有明显的差异;已观测到绿灯,而前方无车辆时,车辆会在较远处加速,通过路口时速度稍减;已观测到红灯,而前方无车辆时,车辆会在较远处减速,在路口处速度缓缓减为0。排队车辆通过路口后,车辆间距有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上述现象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微观的仿真模型可以模拟,宏观的交通流模型对于这样的离散化单车式的交通现象能做些什么呢?
交通流论坛有不少人利用流体力学建构交通流模型,我想问一问
模型能解释上述简单想象并作预测吗?
你们的结论是先想了一个模型,后数值分析得出一些奇思妙想的结论吗?
宏观交通流模型能用于城市交通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1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Pit to pour!!

有两种人。
第一种八面玲珑,圆滑有余,人们常称为“会做人的人”!
第二种有些个性,时常独行特立,让人褒贬不一的"人”!
第一种人,常常春风得意,偶尔有些成就;第二种,常常平平淡淡,成就很难!
在学术上长期挣扎的是第二种人,在官场上拼杀的往往是第一种人!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那种人推动了我们的历史向前发展,不过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
也很难下个定论,要不就没了"八国峰会”。
在学术探索之余的偏题,哈哈!不过选作何种人作何种事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